人民網
人民網

2025年前三季度杭州余杭GDP蟬聯浙江省第一

2025年10月27日10:53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10月27日,杭州市余杭區公布“經濟三季報”。前三季度,余杭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13.2億元,總量繼續穩居全省第一﹔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7.0%,高於全國、全省、全市平均增速。前三季度,余杭區實現財政總收入681.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9.1億元,均居全省第一。亮眼數據的背后,是余杭持續優化的產業結構、不斷釋放的創新動能和日益增強的經濟韌性。

科技創新進階,積蓄發展新動能

近日,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核心設備在余杭正式啟用。該設備擁有“縮尺”“縮時”“能量強化”的時空偉力。實驗裝置的地震、海嘯模擬,被專家形象比喻為“讓孫悟空在離心機裡翻跟斗”。

最新發布的全球首台神經元規模超過20億的基於專用神經擬態芯片類腦計算機,南湖腦機交叉研究院為項目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類腦計算芯片由之江實驗室聯合研制。這台類腦計算機“出世”的背后,正得益於余杭區內高端研究院所與創新平台的強大智力支撐與算力集群。

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啟動的首台離心機主機。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啟動的首台離心機主機。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以來,余杭加快構建“大科學裝置+大科學計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科創矩陣,精准布局低空經濟、AI+、大模型等未來產業。思看科技、靈伴科技、程天科技等一批科技企業產品市場表現亮眼,科技創新正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創造新需求。

前三季度,以信息軟件為核心的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3%,增速居全市第一﹔1—8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4%。全區新設經營主體5.56萬家,同比增長26.25%,在冊總量達32.27萬家,總量、增量均列全市第一。依托“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今年以來余杭累計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20個。

經濟韌性凸顯,拓展增長新空間

從各項經濟指標來看,余杭區的服務業增加值等傳統優勢指標表現穩定,持續領跑,外貿出口等指標也展現出強勁韌性。前三季度,全區進出口總額增長15.1%,其中出口額增長11.2%,進口額增長70.2%。

在第138屆廣交會上,余杭企業土星動力展出的全地形車成為“明星產品”,吸引眾多海外客商關注。企業1—8月累計出口額達3.4億元,同比增長95%。棠聯科技的行車記錄儀產品在亞馬遜多國站點銷量領先,1—8月出口額達6.7億元,同比增長140.9%。此外,在本屆廣交會首設的智慧醫療專區,余杭有10家企業入圍展示,企業數佔全國的1/5以上。

廣交會上,余杭企業展出的全地形車吸引眾多海外客商。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廣交會上,余杭企業展出的全地形車吸引眾多海外客商。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助力企業“走出去”,今年三季度,余杭區揭牌成立“浙江省海外綜合服務余杭服務站”,發布20項助力服務清單,為企業出海提供全鏈條支撐。

工業方面,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9%,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4%,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支撐。

文旅體融合,激發消費新活力

近日,良渚5000+藝創園文創市集人潮涌動。借助市集活動,園區匯聚200多家國內外文博機構與品牌,打造“展、學、研、售”多元融合的文化盛宴,有效激活市民消費熱情,成為現象級文化消費新地標。

文化產業正成為余杭區三次產業中佔據半壁江山的存在,眼下,余杭更憑借數字經濟先發優勢,持續推動數字內容、影視傳媒、動漫游戲等重點領域創新發展。今年,余杭還出台了新一輪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新增文化出海、游戲電競等板塊,直面產業發展需求,為企業注入信心。

今年三季度余杭最火熱的還有“未來杯”賽場。賽事採用“線上售票+線下消費生態”聯動模式,發放500萬元消費券,觀眾憑電子票根可在全區指定住宿、市集、景點直接抵扣使用,推動體育賽事與文旅消費深度融合。

各類消費需求同步釋放。前三季度,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0%,通過以舊換新政策撬動相關領域消費超120億元。

今年以來,“忠誠擔當實干爭先”的余杭區不僅在創新、服務業等方面繼續揚長,還不斷在消費、外貿等多維度突破,經濟穩進的引擎持續轟鳴,形成活力十足的高質量發展態勢。沖刺全年紅,余杭還將繼續激發增長后勁、全力提質增速。(譚琴)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