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創新推出綠電消費核算機制
“今天拿到了這份‘綠色電力消費核算清單’,生產用的綠電終於‘有據有証’了!”11月11日,位於湖州安吉的一家企業,成片屋頂光伏板將吸收的光能轉化為清潔電能,源源不斷供應生產。收到供電公司的“綠色電力消費核算清單”,企業動力設備部總監陳英坦言,過去企業自建光伏,要証明用了多少綠電,得找第三方機構審核,出一份報告費時費力,如今手裡精准權威的綠電“收據”讓他底氣十足。
這一轉變得益於國網浙江電力的一項創新舉措。當前,綠証核發需以電網企業或電力交易機構推送的數據為基礎。企業自發自用綠電雖然減少了電網購電碳排放,理論上,這部分電量環境權益應歸屬企業,但現實中因計量復雜等問題,導致綠証核發流程復雜,企業需聯系第三方機構提交電量証明,完成審核並不容易。
今年8月,國網浙江電力在湖州試點開展全國首個市域綠電消費核算,為企業算清“綠電賬”。浙江省發改委、省能源局聯合浙江電力交易中心、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建立省市司協同機制,省能源局提供綠電、綠証等相關政策解讀指導,浙江電力交易中心、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負責平台建設和數據匯集、核算工作,並明確以湖州全體工商業用戶為市域核算邊界,納入企業強制消費指標和企業自願消費需求兩種消費行為,按交易時間對綠電、綠証及自發自用電量進行匯總核算。
截至目前,湖州29萬工商業用戶憑借一張“綠色電力消費核算清單”,便能實現追溯和查詢綠電消費全流程。工商業用戶可以按月度、季度或年度,申請核算清單。長期困擾企業的綠電追溯難題取得進展,也為以消費驅動能源轉型探索出切實可行的路徑。
隨著核算體系逐步完善,綠電消費數據在金融、供應鏈管理等場景中持續釋放價值。國網浙江電力聯合多家金融機構,推動將核算結果納入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對綠電消費比例較高的企業提供低息貸款、綠色信貸等支持。供應鏈管理方面,試點推出“鏈主核算賬戶”,可歸集全供應鏈綠電消費數據,實現線上集中可查,大幅降低品牌商核查成本。據測算,若在全省推廣,可為浙江省27000余家外向型企業年均節約核算成本超2億元。
據悉,浙江將開展全省域綠電消費核算,歸集全省綠電、綠証、自發自用等數據,推動實現“全省一本賬,一戶一清單”。同時,構建綠色能源消費“三綠體系”,創新電力微市場交易機制,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納能力,擴大綠電交易規模,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楊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