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特高壓線路用上智能雙臂機器人高空清障
11月12日,由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特高壓線路具身智能雙臂機器人成功開展首次高空清障作業。該裝置基於具身智能技術路線研制,實現對飄挂在特高壓多分裂導線上的細小易飄物精准快速清除,標志著我國在特高壓智慧運維與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作業現場。國網湖州供電公司供圖
特高壓通道外部運行環境日益復雜,易飄物、低空飛行無人機等異物的懸挂風險隱患日益凸顯。為滿足快速消缺需求,國網湖州供電公司持續攻堅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突破機械系統輕量化和超視距低延時控制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適用於特高壓多分裂導線作業的具身智能機器人。
據悉,此次上線作業的核心裝備為一套雙機械臂協作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其單臂採用6自由度仿人構型,負載能力超過5公斤,工作半徑達0.9米,可在300米外遠程控制開展毫米級精細操作,重復定位精度高達±0.5毫米。系統搭載基於5G與LoRa的雙鏈路冗余通信系統,延時低於10毫秒。配套研發的“數字孿生+實時遙操作”地面站系統實現作業現場、數字孿生模型和控制設備間的實時映射,大幅提升操控精度與作業效率。作業過程中,機器人通過靈巧手等模塊化末端執行器,靈活適應不同作業任務需求。

作業現場。國網湖州供電公司供圖
“這款機器人具有視覺交互、自主學習、人機同步交互等功能,雙機械臂設計極大提升空間操作性,同時能夠實時感知操作環境更新孿生模型,自主規劃路徑並避障,且能兼容多種感知模塊和作業工具。除了清除異物,未來還可以執行補裝銷子、螺母、附件等多典型帶電檢修任務。”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項目負責人介紹。
浙江湖州是西電東送、三峽電力外送和皖電東送的能源電力輸送大通道,境內有特高壓及跨區電網線路12回、長度924.3公裡,佔全省總規模的42.05%。近年來,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創新運用“立體巡檢+集中監控+網格化巡檢站”主動智慧巡檢模式,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檢、在線監測等技術,實現電網設備狀態的精准感知與風險預警,推動傳統運維模式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同時,深入研究新型特高壓帶電作業技術,探索直升機帶電作業、機器人帶電作業等新工法,全力護航能源輸送“大動脈”安全運行。(姚羽霞、沈世昀、王雲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