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集團:穿山跨江越海 品質工程鋪就通衢大道
山海之間,大道如虹。在浙江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條條交通大道穿山、跨江、越海,將豐饒的平原、壯闊的海洋與連綿的群山緊密相連,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有力支撐。
作為浙江交通建設發展的主力軍,“十四五”時期以來(至今年10月底),浙江交通集團累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3850.67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超三成。其間,集團主導建成了寧波舟山港主通道、杭紹甬高速杭紹段、杭金衢高速改擴建二期、湖杭高鐵、杭溫高鐵等一批標杆工程,新增高速公路主線344公裡,完成改擴建137公裡,新增鐵路1086公裡,助力浙江實現高速公路“縣縣通”、高鐵陸域“市市通”、陸域“一小時交通圈”。
從跨海大橋到山區高速,再到平原路網,近五百公裡的高速公路新程雖地形迥異,卻承載著同樣平穩舒適的通行體驗,系統性鍛造著承載“平安百年”使命的交通基礎設施。
平原水網:數字革新鋪就“毫米級”平穩之路
杭嘉湖紹平原,水網如織,軟土廣布,筑路如繡花。在這裡,“十四五”時期新建高速公路多以“橋上路”的形式呈現,以高橋隧比跨越密集河網。
2024年通車的杭紹甬高速杭紹段,全線幾乎凌空飛架,橋隧比高達99.1%。為追求極致的平整度,浙江交通集團構建了路面全過程數字化管控體系,實現從進度、預警到攤鋪、碾壓的六大管理功能數字化,確保行車平穩舒適。

建設中的申蘇浙皖改擴建項目長興西互通。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與之呼應,申蘇浙皖高速改擴建工程則潛心攻克“地下”挑戰。在軟基上打樁,如同在豆腐上插筷。項目建立全套軟基施工自動化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每根樁的關鍵參數,從源頭杜絕“病樁”,確保成樁合格率100%。
從“地下”到“路面”,一場深刻的工程革命正在發生。浙江交通集團自主研發“路面指南針”管控平台,對施工全過程實施精准量化與閉環管理,推動路面品質管理從經驗走向數據驅動。一條條“毫米級”平穩的高速公路,正是在交通強國建設中寫下的精准注腳。
跨海通道:北斗精度鑄就“拼裝式”海上飛虹
從外海的波濤洶涌到近海的潮汐變幻,浙江的跨海大橋建設正經歷著從“海上施工”到“陸上智造”的深刻變革。
2021年,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建成通車,使舟山大陸連島工程成為中國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規模最大的跨海橋梁群。2024年通車的杭甬復線寧波一期,其控制性工程濱海互通更是“亞洲最大海上互通”。

舟岱大橋。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面對海上有效作業時間每年僅有約200天的挑戰,建設者們開創性地將“工廠化預制、裝配化施工”理念貫穿始終。在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中,小到構件,大到千噸橋墩,均在陸上預制,再運至海上“拼裝”。項目不僅研發出新型預制裝配化橋梁綠色無害化快速建造技術,還自主發明了新型架橋機,並首次在跨海橋梁中應用北斗高精度測量技術,實現定位技術的自主可控。
在杭甬復線寧波一期,面對最大跨徑50米、重達1800噸的整孔預制箱梁,建設者採用國內首創、當時世界最大的JQ1800型架橋機,確保箱梁一次性安全架設到位。
成熟的工藝在在建的杭甬復線寧波三期甬江特大橋中得到傳承,其主塔鋼筋部品化吊裝工藝,大幅提升了高空作業的安全與效率。
這場從“工程實踐”到“體系輸出”的變革,正為更大范圍的跨海通道建設積累寶貴經驗。
山區隧道:智能裝備穿越“地質博物館”
浙江境內,山地丘陵佔比逾七成,密集的橋隧結構讓不少高速項目被稱為“橋隧俱樂部”。隧道工程,因其隱蔽與復雜,始終是建設中最具挑戰的一環。
面對極端地質,浙江交通集團將“智能建造”視為破局關鍵。2023年通車的景文高速,橋隧比高達80%,被譽為“浙南天路”,其控制性工程葉麻尖特長隧道,曾是浙江在建最長、豎井最深的山嶺隧道。項目創新引入全站式3D掃描儀等智能設備,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精准指導與主動預警。

義龍慶高速麗水段牛頭山隧道鑽孔施工現場。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如今,在更大范圍的麗水山區,義龍慶高速麗水段正穩步推進。該項目主線長約93公裡,隧道總長約53公裡,是全國特長公路隧道群佔比最高、超長連續隧道群最長的在建高速公路。作為交通運輸部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建設者通過搭建隧道智能建造平台,實現爆破、開挖、支護等關鍵工序的一鍵決策,打造出浙江首條全隧道機械化施工高速公路。在這裡,全過程機械化施工使掌子面作業人員減少約30%,鑽孔效率提升8至10倍,整體開挖功效提升30%。
智能建造,正將穿越崇山峻嶺的隧道工程,從高風險的人力密集型勞動,轉變為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的技術密集型工程建設。
縱觀浙江交通集團的創新實踐,從追求“一條路”的路面品質均質化,到跨海大橋運用北斗精度實現技術引領,再到山區隧道依靠智能裝備穿越地質險阻,集團正以一套覆蓋所有工程場景的“品質組合拳”,系統性夯實“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的根基。(高施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