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再记】·教育支出 期待公平与效益--浙江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下乡再记】·教育支出 期待公平与效益

王慧敏

2012年03月26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下乡再记

    编者按:10多年前,王慧敏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开设专栏“下乡手记”——这是人民日报有史以来开设的第一个记者专栏。在两年时间里他撰写评论近百篇,把采访中遇到的“三农”问题及深层次思考系统地诉诸读者。

    “下乡手记”刊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多所大学把它收进大学教材。人民网在转载“下乡手记”时,配发编者按称:“每篇文章都不算长,但读来却发人深思。”评论界认为:“‘下乡手记’是新时期的山乡风云录。”

    不少地方还把“下乡手记”整理成小册子供干部学习。

    10多年过去了,中国农村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又面临哪些新问题?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出王慧敏同志最新撰写的“下乡再记”,和读者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教育经费支出,应当体现公平正义,优先用于最薄弱的环节,花出应有的效益

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并使经费得到合理使用。这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的今年要完成的七件实事之一。

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一直是我们多年努力的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按照今年的预算,要实现这一目标,大约需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万亿元,资金主要由公共财政来安排。

达到4%,委实不易。因为在公共财政总的23类支出科目中,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最大的一项。特别是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以及农林水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公共财政能够从10万多亿元的“大盘子”中“切”出2万多亿元,相当于整个公共财政资金的1/6用于教育,用“举全国之力”来形容并不为过。

教育经费多了,但人们心里并不踏实:过去没有钱办不好教育,现在有了钱,中国教育是不是真能得到质的提升?

要说这些年,各级政府不可谓不重视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实现了免费;农村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住校、吃饭都有补贴;上大学国家也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然而,现在的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年年的两会,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教育问题。

从基础教育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远未实现。虽然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但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好一点的学校,仍然要托关系、找门路,掏几千、上万元的“赞助费”。还有,农民工的孩子在城市就读,要找到一个能够让孩子安心读书的学校,仍然困难重重。

就高等教育来看,上大学,对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来说,仍是相当沉重的负担。不少农民反映,孩子在城里上大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省吃俭用一年也得2万元,四年下来就是8万元。

8万元,几乎是普通农民家庭一辈子的积蓄。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农村和城市的边界日渐模糊,困扰农村的许多难,都不难了。但说起农村孩子上大学,不少农民的感慨依然是:难,难,难!

因此,2.2万亿元的教育投入,关键是要花到正地方,得到合理使用。教育经费支出,应当体现出公平正义,花出应有的效益。也就是说,教育经费的支出应当优先用于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与困难。比如,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再多些,贫困地区学校的“小饭桌”更丰富些,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校车更安全些,经济困难的农家子弟上大学,学费、住宿费多减免一些……

同时,在教育经费的管理上,还应加强监督和绩效考评。比如,一些大学盖楼堂馆所,甚至建五星级酒店,这样的支出对广大师生有何益处?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多大作用?还有,一些学校研究项目越来越多,教授名下的研究经费也越来越多,这些钱花出去究竟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又有多少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确实,只有严格把关——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要坚决省下来,群众才能真正满意。如果一个口袋进来了,又从另一个口袋溜掉了,别说2.2万亿元,哪怕再翻一番,那些让百姓犯难的事,恐怕还是难!

《 人民日报 》( 2012年03月26日   18 版)

链接:王慧敏专栏《下乡再记》《下乡手记》

(责编:冯益华、汪晓波)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原创推荐
  • 风情小镇
  • 旅游频道
  • 图说中国
  • 热点推荐
  • 环球博览
  • 图说浙江
  • 人民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