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红娘,热心筑鹊桥--浙江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本网关注】记者“体验360行”系列(29)

都市红娘,热心筑鹊桥

记者 陈小燕

2013年04月26日23:37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开栏的话:

    “您是做什么的?”乍然相识,人们大都会抛出这样的话题。

    或许您正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儿,拿着微薄的薪酬,经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

    或许,您正操持着一门后继乏人的手艺,忍受着萧条与孤独,却仍然选择了坚守;

    或许,您正从事着一个新型的职业,在炫目的职场上创造着大量的财富,享受着妒羡的目光。

    或许,您只是“朝九晚五”人群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员……

    “360行,行行出状元”——不是高薪的职业才显得尊贵,不是炫目的职场才显得伟大。不同的职业,背负着不同的责任,承受着各自的艰辛。无论您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恪尽职守、躬身奉献,您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多一点体验,多一份理解。从今天开始,人民网浙江频道记者将按照报社“走转改”部署,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零距离地倾听、感知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

    希望您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的脚步……
孙华抱着电话机,站到在走廊尽头,静候客户的到来。
孙华抱着电话机,站到在走廊尽头,静候客户的到来。

体验职业:职业红娘

体验地点:中国红娘网婚恋服务平台

“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虽为一句调侃,却也是当前不少大龄青年男女节假日生活的真实写照。“剩男剩女”的焦虑在成为社会热点的同时,还烧旺了整个婚介行业。

走在街上,各种相亲广告铺天盖地,甚至连公共汽车都不放过;回到家里,电视相亲节目占据荧屏,婚恋顾问、婚姻咨询师的讲座也大行其道。不同于以往只靠“一张嘴”的媒婆,一批职业红娘应运而生,她们依托于庞大的数据库平台、团队协作以及全程跟踪等专业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却也因为“假承诺”、“婚托”、“宰客”等乱象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

那么,职业红娘到底有多火?动辄几千上万的会费值不值?记者带你走近她们,揭秘相亲背后的故事。

一天到晚挂在电话上

第一次走进婚介公司,人来人往的走廊里回荡着很细微的音乐声,廊墙上的图案是寓意爱情的玫瑰,角落里摆着水灵的盆栽。这一切,不仅为了寓意美好,还让人觉得轻松温馨。

穿过走廊,进入红娘办公区域时,里头的“嘈杂”让记者吃惊不小:“我手里有个81年的公务员,杭州小伙子。”“这个姑娘,85年,小学老师,要不要见见?”“谁有没有不戴眼镜的女孩子?”……俨然就是个信息市场!放眼望去,清一色的白衬衣配橘红外套的红娘们正热火朝天地交流着各自手上的会员信息。

和影视剧里嘴角有颗黑痣的老太婆不同,这里红娘的年龄大多三四十岁,着淡妆,嗓门一个比一个大。她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话,不是接电话,就是和同事说话,只有查资料时才会看看电脑。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经过记者面前时,都会微笑着打个招呼。

记者表明身份后,一位红娘帮忙带到了之前约好的孙华老师工位上。相较而言,孙华算是“文静”的,此刻的她正在电脑前忙碌着,不时还看一眼桌上贴着的年龄属相对照表、星座速配查询表。36岁的孙华,一身标准打扮,戴一副金边眼镜,扎着马尾,精气神很足。

她边打字边告诉记者,刚才所见是每天早晨红娘间的“交流会”,但这只是发掘人选的“小市场”。她正在为一位大学行政女老师挑选相亲对象,“小市场”里选不出来,只能向公司的会员信息数据库“求助”——一个有着200多万会员信息的“大市场”,可从年龄、职业、户籍地、收入等一项项进行匹配。很快,人选找到了:年龄相差三岁,有房有车,事业编制,杭州人,月收入十万以上……基本符合女老师提出的每一项要求。孙华解释,相较于自我结识,人们对相亲对象更欠耐心,几次不满意就会失去信心,必须得精挑细选。

寻找人选只能算是个“引子”,接下来安排双方相亲、电话跟踪回访才是孙华工作的“重头戏”。

“小赵,我是中国红娘网的孙华老师,你周日下午有没有空,我帮你安排了一位男士……”

“王先生,你对上次见过的李小姐感觉怎么样?……”

“小钱,你们最近见面了吗?有什么要我帮忙的?……”

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孙华都在一个劲儿地打电话,用她自己的话说,“几乎一天到晚挂在电话上。”一旁听着,记者都觉得嗓子要冒烟了。

每通电话结束后,孙华都会在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上作好记录,第几次约见,成功还是失败,提出了什么新要求等信息,以便于同事查询。一旦会员确认找到了伴侣,会立即被清出系统,免于打扰。

孙华告诉记者,作好记录还有一个功能是杜绝发生“婚托”现象。随着婚介市场的火热,不少黑心红娘为了拉生意,往往会找“婚托”来顶替,不仅收取介绍费,还带客户去高消费拿回扣,广受诟病。而这份“客户相亲记录”堵住了活动空间,“只要有投诉,一查就着,哪还有人敢造次!”

下班前,孙华的台历上又增添了不少“小贴士”,周末那一格尤其满当:上午约周女士面谈,下午安排张军(应要求为化名)与62号见面……显然,客户在工作日都不太可能有时间来相亲,周末才是红娘工作的“黄金档”。

没有最完美的,只有最合适的

周日下午2点,孙华抱着电话机,准时站在约会包间的走廊口。趁客户还没到,孙华说起了所站位置的“得天独厚”:客户刚出电梯就能看见她,熟悉的脸可以让羞涩的男女缓解紧张,还可提醒她们注意礼仪;客户约会结束后,推开门也能看见她,可以马上向她“报告情况”。

至于为什么抱着电话机?这是因为当天下午安排了五场约会,她必须一直站在这儿,同时又要保证随时接到其他客户的电话。

说话间,张军如约而来。作为一名自主创业的男士,张军的条件可算“中上”:一米八零的个子,有房有车有公司,年龄不到30岁,身上透着超出同龄人的精干。所以,他登记时提的要求也不低:比自己小3-4岁,最好是公务员或者老师,浙江人,没有感情经历。其他都好说,就是“没有感情经历”这条委实特别。而张军由于自己有过几段感情经历,他认为女孩子单纯最重要。

或许是自信,张军并不介意和记者讨论相亲的话题。听他说,最初也是父母逼着来的,也担心介绍的对象到底靠不靠谱,总觉得相亲认识的不容易有火花,“见了几次,没感觉,这次再试试。毕竟花了一万多块钱,心疼呀?”

“眼镜上有灰尘,赶紧擦擦。”孙华一旁细心地给张军“挑毛病”,“不要认为大男子就可以不拘小节,以前有个女会员就是嫌弃对方眼镜太脏,还没坐下扭头就走了。”这在心理学上确有依据,称为“7秒钟测试”,就是说,初次见面,对方在7秒内就会做出基本判断。所以,孙华还要负责客户的“形象策划”。碰到有些不爱打理的女客户,她也会善意地教她们如何穿衣搭配让自己更出众。

女方一到,孙华就把张军请进了约会包间。

半个小时后,张军面带微笑出来了。等那位女士由她的责任红娘带走后,孙华赶紧迎了上去做现场回访。“第一次能聊这么久,可能有戏!”果然不出孙华预料,对于今天的姑娘,张军觉得“还可以接触看看”。虽然是个“川妹子”,但在杭州读大学,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已经“同化”,活泼开朗的性格也让有过一次感情经历这个“致命污点”暂且居后。

事后,孙华告诉记者,由于每个人对“单纯”、“成熟”等描述的理解未必一样,一次配对成功的机率很小,可以说凤毛麟角。一般通过几次尝试,红娘才能逐渐“号准脉”。她之前按照要求推荐的几个,张军的反馈经常是“没意思”、“聊不起来”。她分析后觉得,张军是个独立、阅历广、事业心强的男性,一个活泼成熟的女孩或许比一个单纯的“洋娃娃”更适合他。没想到,这次真的成功了。

其实,结婚和买东西不一样,不在于有多完美,有多符合标准,而是要找到合适的那一个。

送走张军,记者和孙华继续站着迎接下一位客户,一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下楼梯时,记者的腿紧绷绷的,用力才弯得下,猛发酸。而孙华和其他红娘都跟没事儿人一样,兴奋地分享着二十多个包厢爆满的喜讯。

最关键是要有一份热心肠

“千万不要以为见了面,就万事大吉了。”孙华说,红娘的工作还远远不算完。在她看来,相亲,是为了结婚。而红娘就是要争取把有情人送进婚姻的殿堂,而婚姻是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这些都要在做媒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客户。

接下来一段时间,孙华隔三差五“问候”张军,“这两天有没有约会?”“多关心关心,女孩子要哄的。“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忙吗?”……反馈的好消息是,张军和那位女士“稳步前进”,让孙华省了不少心。

但是,更经常的情况是接到会员的倾诉电话,有时甚至是半夜,有抱怨男士不够大方吃饭要AA的,有咨询能不能接受男士的旅游邀请,更有埋怨相亲对象隐瞒了抽烟习惯的……总之,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这时,孙华就充当“婚恋导师”的角色了。如果两个人性格、家境、生活观念比较一致,只是一些小毛病,她会说“人无完人,生活中要相互多体谅”。但类似隐瞒信息的情况,她查实后,则建议不再交往。在她看来,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这多少和她以前的工作有关。孙华原本是一名职前培训师,而在任何企业文化中诚实都是必选项。之所以转行做红娘,完全是因为有个撮合良缘的“毛病”。从大学开始,身边的同学,老公的同事,感觉合适的就约在一起吃饭。一来二去,她撮合成功的姻缘还真不少,发现自己真有说媒天分,关键还乐在其中,就索性做了真正的红娘。

目前,凭着精准的配对以及耐心的跟踪服务,孙华的配对成功率保持在70%以上,在同行中已算翘楚,比平均水平高出十个点。入行四年多,她就做到了“资深红娘”,下一步的目标是“金牌红娘”,那是一个业绩和口碑都很拔尖的终极级别。

婚介这个行业门槛并不高,但要做得长久、做出口碑,必须有一副热心肠。孙华的同事中多是十多年的“元老”,大家都是一做上了就停不下来。

“作为红娘,我觉得自己的收益是巨大的。当我们每撮合成了一对有情人之后,不仅有奖金提成,还收获到了无可比拟的成就感。因为我们让寻求幸福的人,获得了幸福。”说这句话时,孙华嘴角上扬,那是一种享受的表情。而幸福的家庭也让孙华坚信:自己做的是一份积德的事业。

这天,她两次接到一位帮远在国外的女儿征婚的妈妈打来的感谢电话。据说,当时女方妈妈来征婚时很着急,由于人在国外,联系不方便,而且要求是取得绿卡的男士,条件比较苛刻。孙华联合整个公司的外联团队采取了“猎婚”的方式,全球甄选,最终从10个候选人中精挑细选出了一名种子,让他们先期在网上交流。没想到,还真的有戏!

听到这对“跨国情缘”进展良好,孙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觉得自己下的苦功没有白费,“结婚时,要记得发喜糖呦!”

对孙华来说,一份喜糖,意味又缔结了一段美满姻缘。

记者手记: 说媒,不再只凭“一张嘴,两边说”

体验过程中,记者身边的剩男剩女纷纷来打听:“婚介到底靠不靠谱?”

可见,社会对于婚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少人都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生幸福的红娘,却又对当前的婚介机构存有疑虑。

事实上,旺盛的社会需求在催生了大量婚恋中介、咨询机构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诸如假承诺、婚托、宰客等行业乱象。曾经一度,婚介行业被认为是“一张嘴的生计”,为了吸引客户,让双方尽快“签单”,很多婚介人员往往会对客户信息进行胡编乱造,甚至“信口开河”、“黑白颠倒”,以至于婚介市场信誉急剧下降。

如果任由这样乱下去,那么这个行业即便是再繁荣,也是虚假的,暂时的。久而久之,人们会“畏而远之”,最终毁灭的是整个行业。

婚介是一项甜蜜的事业,不能只靠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必须要有规范和制度的约束。可喜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婚介公司开始采用会员制的管理方式,核对身份证、学历证等相关证件来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严格员工管理,启用“一经投诉永不录用”的处罚条例;创新运营模式,实行“线上线下互补”……有远见的企业和红娘,正在以专业、信实的服务来创建良好的品牌,对人们的幸福负责,势必鹤立鸡群。

(责编:一微、翁迪凯)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原创推荐
  • 风情小镇
  • 旅游频道
  • 图说中国
  • 热点推荐
  • 环球博览
  • 图说浙江
  • 人民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