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浙江:良策守“粮袋” “丰景”入画来

方彭依梦
2022年12月27日12:50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金色“海洋”间,一串串稻穗迎风摇曳散发沁人芳香;晴好天气里,一茬茬水稻被现代化收割机“收入囊中”;畦陇上空,一架架无人机或盘旋或穿梭……“希望的田野”上传来丰收的喜讯,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为端牢“中国饭碗”又一次贡献了“浙江力量”。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1530.7万亩,比2021年增加20.6万亩,增长近1.4%,增幅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探索“造粮”新模式  向“七山二水”要新田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目前人均耕地仅0.34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24%。为破解缺少耕地之困,浙江各地多措并举向“七山二水”要田。

一条长长的海堤,将海水与稻田分割开来,远远望去,“入冬仍秀实,一岁两丰收”。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海涂附近的正大余姚中泰生态农业园内,3个月前种下的水稻已拔节孕穗长势喜人。其间,彩色稻谷绘就的“河姆渡文化”图案,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稻田间,农机手正操控收割机进行“海水稻”收割作业。这些水稻谷粒饱满、长势良好,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壤盐碱度较高的滩涂地。

余姚市临山镇“海水稻”种植。余姚市委宣传部供图

“过去这里寸草不生。”临山镇临海村农民沈建桥指着稻田说,“有效耕地面积不足导致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是过去长期制约这里农业发展的痛点。”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近年来,余姚大力实施垦造耕地工程,在原先流沟交错、芦苇丛生的盐碱地上,合理布置河网、路网,铺设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沟等设施。同时,余姚结合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提升地力,通过淡水洗盐、增施有机肥、表土覆盖等措施,对盐碱滩涂地进行降盐及培肥处理。

整治后,盐碱地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美丽田园,“白色沙漠”变成了“米粮仓”。

据统计,截至目前,余姚市累计完成围涂造地5.66万亩,新增耕地4.86万亩(其中水田2.91万亩),有效保护了耕地红线,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临山镇紧邻杭州湾,我们利用杭州湾沿海地块,配合耐盐碱、高产水稻品种‘秀水14’,今年5月种植了2万亩‘海水稻’,亩产350公斤。”舜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水稻”的丰收,意味着这片盐碱地成了孕育无限生机的宝地。

按现有收购价,余姚今年收获的首茬7000余吨“海水稻”,实现产值2100余万元,成为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引擎。

11月中旬,在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梅垟村再生稻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收割“甬优1526”再生稻第二季稻。

龙泉市兰巨乡梅垟村再生稻种植基地。雷锦超摄

地处浙西山区的龙泉,“九山半水半分田”。当地河谷盆地田块少,山垄田和高山远山田多。如何在有限的农田中种出好粮,成为龙泉农业创新的关键。

“2019年起龙泉试种再生稻,如今已全面推广,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都在不断优化。”龙泉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站工作人员雷锦超说。

今年11月7日,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到兰巨乡种粮大户雷少伟的梅垟基地进行了再生稻第二茬测产。经现场实地测产,第二茬折干产量达547.79斤。

“我们把原来主推的甬优‘1540’慢慢调整成了甬优‘1526’和甬优‘4901’,这两个品种相对来说生育期比较安全,产量又有保证。”雷锦超说,“经过这两年的摸索,种植大户的再生稻种植技术有了明显提升,今年在统一育秧、基质育秧及壮苗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照目前这个情况,第二季产量相对去年也有增长趋势,将为龙泉粮食产业增产780至1000吨。”

龙泉市兰巨乡梅垟基地喜获丰收。雷锦超摄

据了解,每亩再生稻要比单季稻增收800至1000元。今年,龙泉市10个乡镇(街道)、26个种粮大户再生稻种植面积达3100亩,比去年增加了1600亩,其中新品种“甬优1526”占80%。

“浙江拥有滩涂面积近250万亩,而全国的滩涂面积达2269万亩。”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吴伟光表示,近年来,余姚、瑞安等地通过优化水网、铺设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沟等措施,对盐碱滩涂地进行降盐培肥处理,将其改造为良田,优质杂交中晚稻品种试种也取得了成功,“这对人地关系十分紧张的浙江而言,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减缓粮食安全压力的一种有益尝试。”

“闲田”变“忙田” 增粮又增收

蓝天白云下,稻田平坦辽阔,衢州市江山市长台镇朝旭村迎来丰收,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金黄。种粮大户徐炳然正站在田埂头指挥调度,两台收割机正在进行机收作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晚稻迎来了丰收时刻,田里一派忙碌景象。

“近6年来,我承包的都是当地自然资源部门整治好的新田,新田面积大,机耕路和灌排渠都配套齐全,便于机械操作,省时又省力。”徐炳然说,今年他承包的4000多亩新田中有1800亩种植了双季稻,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后,新整治的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易灌易排,预计亩产能达到375公斤以上,这让他的种田劲头更足了。

衢州江山市长台镇朝旭村迎来丰收。陈小军摄

很难想象,这片生机盎然、交通便利、灌溉设施齐全的农田,在4年前却几乎是一片荒芜的废地。

作为浙江省的农业大县,衢州的地形地貌独特,从东北向西部延伸,丘陵山地居多。“原来这个区块基本上都是低丘缓坡,杂草丛生,长年累月没有收成。”长台镇朝旭村党支部书记罗水华介绍,当地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提升了耕地质量、改善了乡居环境,更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当前,该农田由各个种粮大户以每亩631元的价格承包开展水稻种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更多村民致富增收。

据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土地储备中心主任徐亚军介绍,柴道坞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于2020年10月竣工,围绕垦造耕地、旱改水、标田建设等重点工作,因地制宜,经过土地平整、水渠建设、道路建设等,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激活农村沉睡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一幅排灌沟纵横交错、机耕路四通八达的沃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衢州江山市长台镇朝旭村迎来丰收。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自2018年以来,江山市共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00余个,整治土地总面积达6.46万亩。”徐亚军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今明两年计划实施土地整治5000亩,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基础。”

丰收时节,每到傍晚,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上铺村村民王金良总要到地头看看晚稻收割情况。“这地可不是我自己种的哩!”帮他种地的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为进一步破解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2021年起,衢州各地积极探索村集体代耕代种闲置地模式——农民不用出钱出力,收入与村集体分成,收成分发到户,让“闲田”变“忙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衢州市已带动村集体和上万农户增收1亿余元。

上铺村村民喜获丰收。衢州市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上铺村共有293户812人,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居多。零散的闲置地怎么办?

2021年3月,村干部尝试把173亩闲置农田从农户手里“借”过来,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代种、代收。

“我们将173亩农田种上水稻,收获了7万公斤稻谷。”上铺村党支部书记江增林说,这些收成由村集体和农户对半分,除去机械租赁、人工费等开支,村集体还结余近4万元。

这种做法受到了村民的欢迎。目前,上铺村代耕代种规模已扩大到300余亩,基本实现全村闲置地全覆盖。

上铺村村民庆祝丰收。衢州市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上铺村采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预计产量和收益更高。”柯城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科负责人吴文明介绍,目前,该区有3个乡8个村实行了上铺村的做法,1000余户农户的1750亩闲置地实现“收粮入仓”。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浙江各地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积极稳妥推进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贡献率达67%。此外,浙江积极探索土地耕作新模式,建立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效益。

科技机械添双翼  “双强”助农质效双升

山多地少、土地碎片化是浙江农业发展的短板。近年来,依靠科技优势,浙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1年8月23日,浙江首次以“农业高质量”为主题召开大会,“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央。一年过去,这套农业“双强”组合拳以质量、效率变革牵引农业现代化发展,浙江农业“风景甚好”。

浙江大地秋收好“丰”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2022年4月,浙江出台《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着力提升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保障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如今,农业机械化成为秋收的重要保障,农机具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好伙伴”。

12月初,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大型收割机正在稻田间来回穿梭,被搅碎的秸秆从机器尾部喷射而出,不一会,整片稻田都被“剃”了整齐的“寸头”。收割、脱粒、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人工割下来还要晒,再要一个礼拜才能脱粒,太慢了。现在用机械,今天割好明天就烘干了。”种粮大户沐育新说,现在种植水稻全程机械化,比传统种植方便了不少。

秋收的同时,冬种也在推进。已经收割完的稻田里,沐育新驾驶着播种机械,开足马力播种小麦。自2002年从上海来到嘉善,他一直从事农业工作。几年前,他通过政府补贴购入了播种机械,踏上了全机械化道路。

“这个播种的机器原价八九万元,补贴之后,我们出了一万多就买到了!”沐育新说,依靠机械,200亩晚稻一天就能收割完,小麦播种也只需两三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借助农业“双强”行动的东风,技术、机械、扶持政策进一步向种粮领域集聚“加码”,让他对种粮前景愈发有信心。

浙江省农业“双强”专班工作人员介绍,在今年粮食生产中,农业“双强”行动功不可没。

“今年我省共安排省级补助资金超4.4亿元,实施农业‘双强’项目194个,这些项目中约九成都与粮食生产息息相关。”浙江省农业“双强”专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浙江省已发放的农机购置补贴中超六成投向粮食生产机械,同时大力推广水稻叠盘出苗育秧等十大高产高效技术和“稻—豆”轮作等十大稳粮增效模式,这些都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向耕地质量要生产力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秋收一线,越来越多的“田保姆”活跃田间,农机驰骋沃野、跨区作业,小麦脱粒、秸秆还田,粒粒粮食直接从地里到库里,麦收进度不断刷新。

10月,在金华永康市西城街道溪边村,农技专家、“田保姆”夏声广正在田间地头给晚稻“把脉问诊”,为秋粮保驾护航。风雨兼程在一线问需于农、指导农户进行各项病虫害防治,是他的工作日常。

在一片晚稻田头,夏声广用手测量田间水温和水深,并且查看水稻是否存在孕穗、抽穗现象。“今年受高温影响,预计抽穗时间会提前,这将对早熟晚稻的结实率造成影响。”对此,夏声广开出“药方”:以水调温防晚稻高温热害,深水护苗、日灌夜排,加强监测防治病虫害。

“田保姆”正在为晚稻“把脉问诊”。永康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有问题找“田保姆”,这已经成为永康种植户的共识。“专家们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给我们送来政策‘大礼包’,我们的底气越来越足了。”溪边村农户徐江良道出了很多农人的心声。

“中国五金之都”永康,“七山一水二分田”。寸土寸金如何确保粮食生产?近年来,永康市紧紧围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目标,探索出“田保姆+田长制”。

“146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中,每位‘田保姆’联系2名大户,每个功能区再配备2名‘田长’,实现服务体系全覆盖。”永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立华表示,“田长”联合“田保姆”的新路子,既实现了耕地质量、粮食安全双保护,又确保了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双丰收。

永康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迎来丰收。永康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2022年,永康市农作物生产持续向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3万亩,比去年增加2.2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7.03万吨,较去年增长1.07万吨。

为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浙江在全国首创了“肥药两制”改革,即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如何加速和撬动这项改革,让更多主体参与其中、从中获益?对此,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了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服务“大场景”,创新开发了“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

据了解,该应用通过打通肥药购销、农事操作、质量认定、产销对接等全环节业务流和数据流,优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监管智慧化、产销一体化、肥药闭环化等服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良性循环机制,有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

浙江在全国首创“肥药两制”改革。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设想虽好,如何落地?

“浙农优品”构建了实名购买、定额施用、质量安全等7大多跨场景,再造植物医生、土肥专家等12个流程,推出40项服务功能,锁定农产品抽检不合格等11个风险控制点,创新生产标准、质量追溯等5项体制机制,推动实现业务全穿透、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风险全管控、服务全集成、一码全贯通。

目前,不少地区已通过“浙农优品”尝到了“肥药两制”数字化改革带来的甜头,并陆续推出了一些个性化服务。除赋能规模经营主体外,永康还在8个特色农产品产区和蔬菜基地设置了“共享发码机”,解决了非规模主体开合格证不便的问题。此外,永康计划在现有“农废一本账”基础上,探索打造“智慧农废回收应用场景”。

“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放松,全国其他一些省份也面临与浙江类似的发展难题。”吴伟光表示,“浙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共同富裕示范区,虽然不属于农业大省,但基本经验与做法值得其他同类型地区借鉴推广。”

(责编:方彭依梦、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