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盘点2021】

“浙”里粮食更高产

——回眸浙江农业农村稳粮保供工作这一年

2022年01月16日17:20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2021年晚稻收割季,在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承包了750亩农田的种粮大户盛桂有将自家大米卖出了一公斤40元的高价。在浙江,像盛桂有这样既有种粮水平又有经营水平的种粮大户有不少。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粮食生产呈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产量“三增”局面,粮食播种面积达1510.1万亩、产量124.18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种子和耕地。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工作机制,守住管好“浙江粮仓”。

抓住耕地这个关键,2021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按照“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置存量、严格治理抛荒”整体要求,会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研究制定《关于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通知》《关于严格制止耕地抛荒的通知》等配套文件,构建“1+3”政策体系。同时,坚持积极稳妥、分类指导、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不断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推进整治优化,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浙江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1500万亩和120亿斤以上。此外,为打好种业“攻坚战”,推动良田、良种、良技、良法和良制有机结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推进《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粮食大丰收。叶敏摄

2021年,浙江粮食生产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在衢州江山市,当地遵循“有序退出”和“严防新增”原则,逐步恢复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区块的粮食生产属性;在金华义乌,当地则根据“先易后难、分类推进”等原则,按照流转期限、经济价值、经营状况等因素,分类施策,逐一制订整治方案……

2021年,浙江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112.57万亩、抛荒耕地复耕复种55.24万亩,为粮食生产发展腾出空间。同时,浙江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子场景为突破口,开发建设“浙农田”应用场景,将农田纳入“一张图”管理,推动实现农田“建、管、用”的全链条监管。不仅如此,浙江坚持耕地“非粮化”整治与后续利用两手抓,推动整治后耕地恢复农业生产利用。2021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02.2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7.37万亩。

近年来,浙江持续实施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推进粮食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自主培育和示范推广,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和商业化育种工程,种业发展环境显著优化,供种保障和良种推广能力持续增强。

2021年,浙江通过省级审定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共49个,良种覆盖率达98%,发布“甬优1540”等水稻粮食主导品种34个,创新水稻叠盘出苗育秧等25项粮食生产主推技术,建设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县6个、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攻关方)420个。同时,浙江积极开发建设“浙农粮”“浙农田”“浙农种业”等数字化场景应用,推进粮食生产领域数字化改革,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郑铭明)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