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绍兴:农创客成乡村共富生力军

侯嫣
2023年07月22日09:44 | 来源:绍兴日报
小字号

近日,2023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暨“青牛进礼堂”乡村青年共创行动正式启动,绍兴共有10名青年入选浙江省“百名青牛候选人”。据了解,这些青年大多是在基层乡村打拼的农创客,他们在通过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成了当地乡村共富的带头人。

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朱梦黎是绍兴市越城区小有名气的农创客,2018年,她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事业,做起了“农二代”。她在越城区皋埠街道和富盛镇共承包了1200亩稻田,并实施“机器换人”,投入70多万元购买农机,从育种、播种、插秧、耕地到施肥、打药、收割、烘干,实现了全流程机械化。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她每年带动3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万余元。

从“海归”到“农二代”的转变,绍兴市新昌县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宋莹莹用了10年。她以父辈承包的千亩桑田为依托,陆续研发了100%桑蚕丝手工蚕丝被、蚕丝枕和桑叶茶等深加工农产品,并在线上线下进行销售。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宋莹莹不忘反哺家乡,流转周边300多户村民的山林、田地共计1200多亩,每年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余人。

“返乡创业绝不是蛮干,而是一项技术活。”2022年,回到家乡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创业的李敏奇与平水镇政府一同组建了镇级强村公司。该公司先后购置了近百万元的专用设备,成立专业砍伐团队,解决了困扰当地农户多年的竹子砍伐难、运输难、销售难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公司已累计销售毛竹850万公斤,带动100余人就业,帮助1200余人增收。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农业、文旅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记者走访发现,绍兴的青年农创客在帮助乡村转观念、兴技术的同时,也将新业态植入乡村,让乡村发展拥有了更多朝气和底气。

厚植返乡创业沃土

近年来,绍兴持续推动实施“归雁计划”“扬帆工程”,建立城市人才入乡、乡贤回乡激励机制,构建支持青年返乡进乡创新创业体系。2017年11月,绍兴在全省率先成立大学生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并出台《绍兴市大学生农创客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此后,又出台《绍兴市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对入选人才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对入选人才创业企业,给予贷款额200万元内按基准利率两年全额贴息;对入选人才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列入村级干部后备人选,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评定劳动模范等……

绍兴各部门也协力发起“家燕归巢”“青春故乡行”“绍兴籍大学生联谊会”等活动,以真诚礼遇向在外青年发出返乡创业邀请,并开展“青年返乡创业建功行动”“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行动”“新农民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等,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返乡下乡创业青年深度融入乡村,增进返乡创业人才的归属感、使命感、价值感。截至目前,“春潮行动”已为5万多户青年创业主体发放贷款965.6亿元。

有了一系列的政策加持,绍兴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在这片热土上创立一番事业。《绍兴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外引内育、以外为主,推动每年有1000名以上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推动每年培育乡创人才300名。

打造更佳创业平台

近日,2023年度第一批浙江省农创客示范基地目录公布,绍兴的越城区越娃子家庭农场、浙江国伟科技有限公司、恒满益贸易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这些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坦言,好的平台是农创客成长壮大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在绍兴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的实践中作出贡献,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12个共青团助力共富工作项目,通过全面整合团内外资源,在项目推介、运营、引流等方面提供服务,全力打造青春助共富的项目样板。

位于越城区吼山风景区的青年农创客孵化基地,组织学生赴农创客协会成员单位开展“越农圈圈”“乡村樱桃音乐节”等青春助农活动,并开展越城区优质农产品走进机关食堂系列活动,累计80余家参展单位实现销售收入约16万元。

绍兴市上虞区丁宅乡未来青创园与浙江农林大学达成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引进3个博士创业团队。青创园开展了多场水蜜桃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累计接待各地中小学生研学、大学生调研等活动20余场次,吸引游客20万人次。

据悉,接下来,各地团组织还将与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开展青年农创客的培育、孵化、服务等工作,在乡村打造更优良的创业环境,让广大农创客真正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