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最初1000天”提供成长呵护
金华市打造优质“15分钟托育服务圈”

“托育服务解决了我们‘带娃难’的问题,大大减轻了我们一家的压力。”12月5日上午,市民于女士带着2岁的孩子团团来到位于金华婺城区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的特殊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等孩子进入服务驿站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于女士直接赶往单位上班。她感慨地说:“特殊婴幼儿的托育服务解决了我们‘折翼小天使’无处托育的问题,让我们家长解放双手,在照顾好小宝贝康复的同时,也能兼顾其他。”
原来,于女士小孩出生时不幸患上脑瘫,夫妻俩除了定期接送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外,还需照顾家中年迈的父母,一天下来往往是身心俱疲。在得知特殊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建成后,于女士选择将孩子送到这里托管。
据了解,这是浙江省首家以收托残疾儿童为主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提供普惠托位,推出入托前体验、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普惠型婴幼儿托育服务,努力解决特殊儿童“幼有所育”难题。
走进服务驿站,入眼便是缤纷的色彩和充满童趣的布置。“这是特殊婴幼儿的‘另一个家’。”婺城区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特殊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内的托育服务团队由儿保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教师、营养指导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除了提供托育,还开设疾病预防、护理指导、亲子关系和家长心理疏导等课程,帮助家长减轻焦虑心理。同时,服务驿站将儿童膳食营养、日常疾病防控护理及诊治、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等与托育服务有机结合,体现了医疗与托育结合的专业化“医育融合”服务。
发展托育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将新增托育机构、托位和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列为市政府的民生实事,加强政策统筹和服务保障,大力构建优质普惠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
为实现“幼有所托”,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将托位建设列入中心工作,大力推动各地通过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多种方式建设托育机构,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全市建有托育机构722家,其中社会办机构92家、幼儿园延伸办托班629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11家;建有托位29405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13个,超过省年度3.8个的目标;在95.3%的乡镇(街道)建设了托育机构,打造了“15分钟托育服务圈”。目前,金华市普惠托位占比已达80.06%,高于省级目标50%的要求。金华市托育资源基本满足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激发创新动力 浙江农行为专精特新企业送上“大礼包”
- 如何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质中小企业?日前,在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2023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对接会(浙江大学校友企业专场)成功举办。浙江省经信厅、浙江农行、浙大校友会共同聚力,开出了一剂“良方”。 此次对接会以“打造金融生态 赋能科技创新”为主题,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展政府服务赋能、发展研究赋能、技术创新赋能、农行惠企赋能、融资发展赋能、上市培育赋能等现场活动,对浙大系专精特新企业进行靶向生态赋能,进一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业活力,促进浙江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