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再就业受关注
“妈妈岗”,合宝妈心思吗

育儿带娃的负担,零碎的工作时间,左手家庭、右手事业,全职妈妈再就业之路不好走。
“妈妈岗”,通俗来讲就是“宝妈”灵活就业的新模式,灵活上班、弹性工作,可自行安排工作时间或者工作地点,让全职妈妈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兼顾事业,与社会同轨。
“妈妈岗”应运而生
“妈妈岗”,不是一个新名词,虽然它出现的时间也不长。
早在2019年,杭州拱墅区人力社保局就开始根据需求,为辖区内的全职妈妈定制心理辅导和就业创业服务内容。
杭州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杭州“妈妈岗”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家政、来料加工、客服、直播等行业,像整理收纳师、烘焙师等都是近年兴起的全职妈妈热门职业。
杭州古荡、康桥等街道,都有为全职妈妈精准定制服务,推出“妈妈岗”就业机会。
不加班、允许请假带娃的“妈妈岗”就业模式,2019年在广东省中山市兴起。该模式盘活了本地富余劳动力,也缓解了企业用工难的困境。
2023年,广东省人社厅发布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较早以“意见”方式,系统地提出在全省广泛开发“妈妈岗”,拓展妇女就业空间。
2023年9月至11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调查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其中38.4%的人希望进入正规单位或全职就业,48.3%的人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
不过,由于长时间脱离劳动力市场,知识技能的脱节以及年龄上的限制,35岁以上的全职妈妈再就业的机会普遍很少。“妈妈岗”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适时缓解了全职妈妈们再就业的焦虑。
“妈妈们”的故事
70后王倩,是一位二孩全职妈妈。最近,王倩白天是康桥街道吴家墩社区的经济普查调查员,晚上到点了就接初中的小儿子放学。明确的工作量和灵活的工作时间,让她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
“拓宽了社交圈,丰富了精神生活,找回了自我价值。”谈及重新工作的感受,王倩红了眼眶。王倩介绍,在做全职妈妈的这10余年,也尝试重新出去找工作,但最终都因为工作时间上无法兼顾家庭而放弃。
85后全职妈妈李静,2021年通过社区接触到“妈妈岗”,考取了中级整理收纳师,2022年和两位宝妈一起创业,开了一家专门从事收纳整理的公司。
记者见到李静时,她正在杭州和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给“妈妈岗”进行培训,帮助更多妈妈参与再就业。
“‘妈妈岗’工作的时间相对自由,对家庭来说,又能有一份收入;对全职妈妈,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回归。”李静告诉记者,她正是因为参加“妈妈岗”培训,受到了启发:原来全职妈妈也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从而开始创业。
和睦街道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潘艳芬,从2019年开始关注全职妈妈群体。她介绍,辖区范围内的全职妈妈,以30岁至40岁之间的育龄女性为主,基本上是孩子刚出生至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的,“我们一开始是希望全职妈妈们不要只待在家里,为她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后来,逐渐与就业政策、就业渠道相结合,为大家提供一些事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社区为全职妈妈们培训与嫁接就业机会,企业也为“妈妈岗”就业模式助力。
杭州妇联曾多次开展云客服专场招聘,拓宽女性家门口灵活就业的渠道。云客服具有在家办公、上班时间自由选择、薪资多劳多得等特点,符合全职妈妈们的需求。
来料加工是独具杭州淳安特色的共富产业,在当地一家服饰公司的200多个工作岗位中,有90%是为全职妈妈再就业而设置的,就业年龄段以30岁至50岁为主,为全职妈妈们提供了阶梯式的岗位选择。
“第一种,随来随走,利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上岗;第二种,‘朝九晚四’,符合妈妈们接送孩子的时间需求;第三种,固定工种,但工作时间也比较灵活。”淳安县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会长、该服饰公司总经理徐丽仙介绍,这些岗位都以计件的方式结算工资,唯一的区别就是享受不同的社保待遇。
衢州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在2024年也设置了约50个“妈妈岗”,负责产品包装工作。公司总经理李香如说,前来应聘的主要是陪读妈妈,该岗位一天工作约7个小时,时间安排自由。有需要的女职工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请,在一段时间内自由离开工作岗位,安排家庭事务或接送孩子。
“妈妈岗”不是终点
社区、企业提供了多种“妈妈岗”选择,但整体来说,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上升空间不大,工资也不是很高。
此外,很多在家的全职妈妈,并不知道现在有“妈妈岗”这种灵活就业模式,更多的还是通过熟人介绍、口口相传,这也是“妈妈岗”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
“妈妈岗”为全职妈妈们搭建了一个连接社会的桥梁,让她们走出家庭、提升自信,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等孩子稍大点、可以放手时,妈妈们可以有能力、有经验、自信地重新回归职场社会。
李静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先通过“妈妈岗”过渡就业,成功走出去自主创业,又反哺社区,帮助更多全职妈妈走向社会,形成正向循环。
“一方面,女性重返职场想要有竞争力,需保持终身学习的动力,紧跟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男性也要积极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减少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副教授、省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贺华丽认为,育儿不是妈妈一人的工作,家庭分工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在走访过程中,多位全职妈妈向记者表示,她们加入“妈妈岗”,更多不是为了收入,而是为了找回社会价值与自我认同感,“在这里,我不只是谁的妈妈,我是我自己!”
(文中王倩、李静均为化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长三角:拉满弓 铆足劲 重大项目建设强劲开局
- 上海公布2024年重大工程清单,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 江苏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实施重大工业项目600个; 浙江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333个“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安徽省聚焦重点领域,出台《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4)》; …………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长三角三省一市2023年GDP达到30.51万亿元,在交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后,春节假期刚结束,三省一市就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牵引,再次吹响奋战全年经济“开门红”的号角,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年掀起重大项目建设热潮 2月18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董村村虹戴公路以北便是一片火热的景象——婺城区的重大项目“浙中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在这块土地上正式开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货车停车场及司机综合服务生活区、物流供应链中心、物流仓储区等交通枢纽设施。…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