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菜市场里的“安检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早上6点,在新春氛围的笼罩下,杭州东山弄市集检测室内的两个身影逐渐忙碌起来。
生姜、韭菜、卤肉、虾……食品检测员郭燕穿梭在各个摊位间,不一会,便带着几样商品回到了检测室。
杭州东山弄市集检测室。人民网 刘欣蔚摄
每天早上6点至8点,郭燕与同事罗志妹都会到3至5个摊位前,随机挑选产品进行抽检。
“在这样的检测频率下,30天左右可以保证每个摊位都被抽检一遍。”郭燕介绍。
不同食品种类对应的安全隐患不同,面对众多商品,如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024年,浙江将检测试剂进行了升级。”郭燕指着一摞摞小盒子介绍,“很多农药都更新换代了,检测试剂升级为胶体金后,检测效率更高,农残检测结果也更精确,这有助于老百姓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
随即,郭燕又指了指检测室外的电子屏幕,“抽检结果除了上报至统一平台,也会在市集入口处的电子大屏进行公示。”
杭州东山弄市集智慧大屏。人民网 刘欣蔚摄
据了解,2024年东山弄市集共检测15545批次,合格率99.96%。除检测外,检测人员还在场内进行科普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等。
检测室旁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一位女士突然走到玻璃门前敲了敲,并举起手中的蔬菜对着里面的人示意。
“今天家里要来好多小孩子,外面买的蔬菜有些不放心,麻烦帮我检测一下。”家住附近的柳阿姨将一袋蔬菜递进检测室。
“好的,您扫一下‘百姓点检’的二维码填报信息,一小时就会出结果。”郭燕认真地回答。
市民扫描“百姓点检”二维码进行送检。人民网 刘欣蔚摄
扫码、拍照、录入、提交,简单操作后,柳阿姨说道:“一会回家就能在短信上收到结果,如果没问题就可以下锅啦。”
近年来,浙江将“百姓点检”作为重点推进的一项民生实事项目,旨在开门纳谏听取民意、主动作为响应民需、凝聚合力惠及民生,引导更多消费者知晓、参与、支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动食安共治共建共享。2024年,浙江累计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食品抽检意见建议9.6万条,开展监督抽检和快检近13万批次,结果反馈率、信息公示率、核查处置率均为100%。
剪下产品取样、移液器导入试剂、放入机器检测……罗志妹的每步操作既规范又熟练。
“我们在这里工作了十余年,也搭档了十余年。”罗志妹回顾以往,缓缓说道,“十年前也会有人带着蔬菜让我们帮忙测一下有没有农残,那时也是帮他们免费检测,现在比以前更规范、更系统了。”
摊主正在整理摊位上的商品。人民网 刘欣蔚摄
提及春节期间的休息安排,郭燕与罗志妹相视一笑,“大家团圆的时间更是我们不能松懈的时候,我们会轮流在岗,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说完,郭燕抬头看到顾客拿着一袋水产品笑呵呵地站在玻璃窗前晃了晃手,随即便起身继续投入工作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