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化身“空中搬运工”
温州文成上“新”无人机多元应用场景

3月1日,一场“科技赋能林业”的创新实践在温州文成山林间上演——无人机化身“空中搬运工”,高效完成疫木下山运输任务,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按下“加速键”,也为文成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动能。
当天,在大峃镇乌田民族村的疫木清理现场,多架农业无人机接连轰鸣升空,其中既有载重75公斤的机型,还有载重100公斤的大机型。它们悬吊疫木在山林间灵活穿梭,从起飞到降落,仅2.5分钟便完成300米范围内的“点对点”运输。操作员紧盯屏幕实时调整飞行路线,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快速装卸疫木,人机配合流畅有序,全程无缝衔接。
无人机悬吊疫木在山林间灵活穿梭。王安摄
文成县数发公司无人机飞行大队副队长叶海锋介绍,“此次使用的无人机属于农业无人机,搬运疫木的话,每架农业无人机1天能运7到10吨。我们的电池充满电,1块电池能飞7次左右。通过2块电池轮换使用,这样每架无人机1个小时就能飞35架次左右。”
据了解,过去,搬运疫木只能通过人工背运、骡马驮运、索道运输,效率极低、运速度较慢、受环境限制较大,仅能在固定地点运行。叶海锋表示:“现在有了无人机,它不受地形限制,可以分散、点到点地运输,十分灵活,大大提高了效率。”
文成县林业技术服务总站站长朱欢腾介绍,文成每年需清理大量疫木,以往疫木下山搬运,由于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一般会选择在山场直接销毁疫木。使用无人机搬运,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实现资源再利用。
无人机悬吊疫木在山林间灵活穿梭。王安摄
据悉,2024年以来,文成结合自身优势,探索挖掘低空经济产业链及应用场景,加快低空经济创新应用、低空旅游等低空产业招引,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搬运疫木下山是文成无人机在农林领域多元应用的一个积极探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文成还将拓展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巡查、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更多林业场景的应用。(胡琳琳、魏为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