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创建省级景区城 绘就文旅振兴新画卷

2025年新年伊始,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最新一批4A级以上景区城名单,丽水龙泉市成功跻身省5A级景区城行列。这一成果标志着龙泉在文旅融合与城市品质提升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省“诗画浙江”建设注入新活力。
以“大花园”为蓝图 探索“景城一体”新路径
景区城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强调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创新。龙泉市以创建5A级景区城为契机,推动“人产城”融合发展,实现从“经营景点”向“经营城市”的转型升级。
溪头村。张有钢摄
通过全域统筹、特色发展,龙泉正加速将“好山好水好文化”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来,龙泉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和青瓷宝剑文化,累计创成4家国家级4A级景区、8家省级4A级景区镇,形成“长三角第一高峰”龙泉山、“中国青瓷小镇”上垟镇等特色文旅名片。然而,资源转化率不足、市场吸引力偏弱等问题一度制约着龙泉的发展。
2024年,龙泉市高规格召开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暨5A景区城创建动员大会,发布《文旅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明确以“国际慢城”为目标,构建“2+6+N”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即创建1座5A级景区城、1座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及多个特色旅游节点),通过“产城融合、景城一体”模式,推动文旅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服务提质 解锁城市“流量密码”
2025年春节,龙泉迎来创建省级5A级景区城后的首场“大考”——36.3万名游客涌入,旅游总收入达73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1.25%和42.19%。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龙泉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游客体验的成果。
“龙泉喊你过大年·非遗嘉年华”活动现场。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硬件升级与业态创新同步推进。龙泉投资超百亿元改造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龙泉宝剑小镇等项目,将工业遗存转化为美术馆、艺术共创空间等新业态;实施三江口基础提升工程,打造“烟雨瓯江·古城新韵”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传统风貌样板区,实现“开窗见山、推门见景”的城市风貌。2024年,该样板区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
此外,在交通方面,龙泉构建“快进慢游”网络,新建旅游集散中心、开通城市旅游专线,乡村则打造“环浙骑游”精品线,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服务细节上,龙泉在公共空间融入剑瓷元素,推动全龄友好无障碍化建设。2024年,该市全域旅游人数、过夜游人数分别增长14.4%、16.5%。
深挖特色 激发消费新活力
文旅IP创新成为龙泉破圈的关键。2024年,以龙泉山水和剑瓷文化为灵感的动漫《剑来》热播,龙泉顺势推出“中国仙侠第一城”IP,吸引大批年轻游客,“龙泉青瓷宝剑沉浸式体验”跻身全省文旅爆款。同时,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打造的“禺沐青云”茶空间还原宋代生活场景,成为时尚热门打卡地。
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望瓯市集。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夜间经济方面,该市推出大宋喜乐街、摇橹船夜游等特色夜娱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创新“城市书房+”市场化运营模式,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体育与文旅融合同样亮眼。龙泉依托屏山水资源,开发“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自行车骑行挑战赛等赛事,吸引国际户外品牌落地;承办端午龙舟文化节、浙江省“龙泉论剑”武术大赛等群众活动,助力打造“山区运动之城”。(孙琳霁、叶晓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