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山水相连 生态共护

沪苏浙皖签约加强长三角毗邻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胡静漪、李筱盼、曹铭昌
2025年05月22日09:16 | 来源:浙江日报
小字号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生态环境厅(局)签署《关于共同加强毗邻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协议》,推动跨省相连的21个设区市(区)共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统筹保护万物生灵。

水系、山脉是生物繁衍生息的生态廊道,不受行政区划所限,需要相邻省份携手保护。根据《合作协议》,一市三省的重要生态空间包括长江口—杭州湾等近海湿地,环太湖、环淀山湖区域湿地及金泽水库湿地,黄浦江上游、新安江等重点生态廊道,以及清凉峰、太极洞等自然保护地。各地将共同保护中华鲟、长江江豚以及候鸟迁飞通道栖息地。

保护的基础是摸清生物“家底”。沪苏浙皖曾组织19个调查队、150余名调查队员,完成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9种、115万余只,初步查明区域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为进一步加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区域的水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逐步建立一体化保护机制。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建立跨域野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发布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实施方案,并完成首份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报告。如今,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卷羽鹈鹕等珍稀水鸟在跨省交界湿地频频亮相,中华刺鳅、日本鳗鲡、河川沙塘鳢等清水鱼类在江南水乡河网中悠游,这都是联合保护的初步成效。

其他省际毗邻地区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围绕太湖流域,湖州联合苏州、无锡、常州签署《环太湖“昆蒙框架”实施章程(试行)》,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合作机制;衢州、黄山、南平、上饶成立“绿色生态联盟”,在省际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警务联勤等方面率先突破。

根据《合作协议》,重点区域将继续先行先试。包括示范区、环太湖地区和开化县—休宁县在内,与浙江相关的还有金山区—平湖市、绩溪县—歙县—临安区—淳安县、广德市—长兴县—宜兴市—溧阳市等区域。它们将完善设区市级的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机制,探索建立长三角“昆蒙框架”实施联盟,形成分区的重点合作事项清单。

比如,示范区已启动联合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计划依托水乡客厅,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区、体验展馆、科普教育基地和友好单元,面向跨省公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