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区群众乐享美好生活
丽水推进山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北京时间5月20日凌晨,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主题边会上,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县级单位,围绕“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模式,向世界分享了构建“固定+流动”山区医疗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获得泰国、埃塞俄比亚、秘鲁和坦桑尼亚等国参会者的充分肯定。
2019年,景宁探索农村巡回医疗服务,将巡回诊疗车开到偏远村庄,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门诊、检查、取药等“一站式”医疗服务。2024年又进一步迭代升级,使“智慧流动医院”更加智慧化、现代化,让“家门口”能看病,变为“家门口”看好病。
“现在,看病买药再也不用担心山高路远了。”大均乡梅花圩村74岁的村民李玉珠开心地说。
破解就医难,医疗资源需要先动起来。截至目前,丽水全市域巡回诊疗车已发展到64辆,医疗设备也从7种拓展为23种,服务频次由不固定时间延伸至每月4次定时、定点、定人进村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浙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丽水山区面积占比近90%,一些偏远地方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公共服务存在弱项。
“我们聚焦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量大面广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探索构建以常住人口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资源高效配置机制,以‘系统性’解决服务不均衡问题,以‘流动性’解决服务不可及问题,以‘共同体’解决服务不优质问题。”丽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4月,丽水正式印发实施《丽水市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按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要求,加快破解山区公共服务的难点堵点,在托育、教育、卫生、就业、文化、体育、养老、助残等8大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六个一体化”工作格局,促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降本增效。
每天一到饭点,莲都区联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外,一辆助餐配送车准时出发,为辖区有居家用餐需求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而养老服务中心内,饭菜飘香,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这里每餐都有健康营养管理师提供定制菜谱,让我们不仅吃得健康,也吃得放心。”老人黄招坤说。
为解决山区留守老人就餐需求,近年来,丽水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助餐服务一体化体系,整体打造“中央厨房+流动爱心助餐车+助餐点”模式。如今,114辆“流动爱心助餐车”覆盖全市1717个村(社),每天为一万余名山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在此背景下,丽水还跨系统整合迭代“流动便民共富车”,推动流动系列车辆功能整合迭代,持续完善山区“助医、助行、助餐、助购、助销、助急、助洁、助业、助乐、助学”等流动系列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偏远山区公共服务的集成化、精准化、均衡化水平。
除了医疗和养老,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迫切愿望。2024年,丽水还按照“全面统筹、因地制宜、分类分步、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打好政策集成、服务保障、资源盘活等“组合拳”,加强“吃住行学”保障,坚持“一事一议”对标化解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目前,全市完成46所1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妥善安置学生1123人,合理调配教师360人,有效提升了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及性。
民生,关乎着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丽水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降本增效,切实做到政府有为、群众有感,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彰显共富底色的一体化路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