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台州黄岩:留学生沉浸式过端午

2025年06月01日11:31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包粽子、逛黄岩石窟、体验中医……5月31日,“龙跃官河 一举高‘粽’”台州黄岩端午节文化周暨海外传播官体验活动热闹举行,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台州学院留学生、台州市海外传播官齐聚黄岩,深度体验端午民俗。

粽叶翻飞,巧手包出端午情

当天上午,五洞桥古戏台区域飘来阵阵粽叶清香,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包粽大会”拉开序幕。洁白的糯米、红棕色的蜜枣整齐陈列,翠绿的粽叶泛着自然光泽,仿佛在热情邀请着客人们一展身手。

看着两片扁扁的、薄薄的粽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有棱有角、饱满的粽子,留学生们直呼“Amazing”。在市级文化特派员符贝贝手把手指导下,留学生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包粽子的挑战中。他们小心翼翼地捋粽叶、填糯米、放馅料,尝试用细绳捆扎。起初,手法略显笨拙,粽叶总不听话,糯米也不时漏出,但随着一次次尝试,他们的动作逐渐熟练起来。形态各异的粽子在大家手中诞生,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第一次在黄岩过端午,现场很热闹、很好玩,我得把这些画面都拍下来。”海外传播官张福海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手机捕捉大家包粽场景。来自巴基斯坦的比拉尔则高高举起自己包的粽子,眼里满是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原本觉得很难,上手后发现挺容易,还特别有意思!”两人的话语中,满是对端午包粽体验的新奇与喜爱。

体验包粽子。黄岩区委宣传部供图

体验包粽子。黄岩区委宣传部供图

穿越千年,探秘黄岩文化历史底蕴

午后,一行人走进黄岩石窟,立刻被洞窟内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帮我拍一张!”“拍完了给我拍。”众人穿梭于洞窟间,笑闹着互相取景。

“我今天特意带了手持设备,打算拍个vlog。”海外传播官雅慧拿起手机开始记录。她一边将镜头对准石窟内光影交织的石壁,一边说,“我很喜欢中国文化,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我要全程记录下来,传到网上,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黄岩石窟的探秘后,众人移步黄岩博物馆,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馆内丰富的文物藏品和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展现了黄岩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大家对黄岩的青瓷文化、民俗风情等有了深入了解。他们不时驻足,对精美的文物发出阵阵赞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参观黄岩博物馆。黄岩区委宣传部供图

参观黄岩博物馆。黄岩区委宣传部供图

养生市集,触摸中医的千年智慧

夜幕降临,五洞桥畔的水岸非遗养生市集里,黄岩中医院、黄岩章再棣骨伤医院等机构带来中医专家坐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体质检测、中药茶饮品鉴等服务。留学生们穿梭其中,有的在中医师指导下制作艾草香囊,有的体验正骨艾灸,感受着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台州开放大学健身社带来的国家级非遗天台山易筋经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在谢文红、陈旭等人的带领下,留学生们跟着一招一式舒展身体,在刚柔并济的动作中体会传统养生功法的魅力。“我做了香囊,还学了易筋经,中国文化真是太神奇了!我要把今天的经历分享给朋友!”比拉尔说。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元的体验项目,不仅让留学生们沉浸式感受到端午习俗与黄岩非遗的魅力,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坚实桥梁。作为海外传播官和留学生,他们将带着在黄岩的独特体验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黄岩、爱上中国传统文化。(陈敏)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这里的实验室产“金子”
  当透明光伏材料在农业温室掀起绿色能源革命,当石墨烯纤维、薄膜、气凝胶等材料被搬上生产线……近日,记者在“创新创业看浙大”主题调研行中看到,这些诞生于浙江大学的硬核科技成果,正沿着“实验室—创业园—产业区”的黄金成果孵化转化链条,批量上演从论文到产品的“蜕变”。 近年来,浙江大学在高分子、材料、光电等多元化领域深耕基础研究,同时勇于探索新技术、新赛道,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转化效能,服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贡献浙大智慧。 “我们研发的透明光伏板,可以调整吸收的光谱波段,在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和生物质能,实现了能源、农作物产量与生态的三重增值。…
浙江:为企业扬帆出海系好“安全带”
  人民网杭州5月22日电 (康梦琦)有效信息难获取、专业资源难对接、风险防控难落地、生产经营难拓展、海外遇事难解决……曾几何时,一系列难题与痛点阻碍了浙江企业出海的脚步。为助力企业安全出海、出海安全,近日,浙江省公安厅在浙江警察学院举行了企业出海风险防控主题活动,正式启用海外公共安全之江研究中心、上线运行“之江海安”微信公众号,并发布首批智库成果。 “之江海安”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