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市上城区:
让青年宣讲成为解码文化自信的“潮”动力【4】

“今天,让我们换个形式了解历史吧,大家一起玩个‘穿越’,来拆解宋朝人留下的‘文化盲盒’……”在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美术馆内,杭州上城区青年理论宣讲员谭西涵的开场生动有趣,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宋韵文化小故事,观众听得入神。
6月30日,就在现象级艺术展《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余热未消之时,“‘青’你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圈密码”主题理论宣讲接力登场,来自中国美院和杭州上城区的10位青年理论宣讲员,以青春视角创新表达、以时代语言生动阐释,让理论宣讲既有深度又富活力,在春风化雨中激发共鸣、凝聚力量。
该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宣传部、美术馆携手上城区委宣传部、清波街道办事处主办,“国美青年说”和上城区“红巷新声”理论宣讲团同台展示,巧妙地将文化自信的理论主题,编织进青年与传统文化的鲜活对话中。
宣讲台上,“校地”青年宣讲员同台竞技,各展风采。“国美青年说”宣讲团成员韩雨洁以《黑神话:悟空》为密钥,层层解码浙江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文化驱动力;上城区教育局的理论宣讲员黄江棋以文化特派员的独特视角,分享了如何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服务形式、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工作转变;中国美院叶培凤以故乡“踏火”民俗为引,讲述了传统文化如何在时代长河中薪火不息。
在宣讲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丁红旗对此深有感触,“青年以其特有的敏锐与活力讲述优秀传统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长河注入了活水。当青春话语与《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文化产品同频共振,理论宣讲便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同时,这不仅是一场充满活力的青年宣讲,更是一次校地协同、探索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研究到创新实践再到大众传播”体系的积极实践。
“将宣讲台搬进展厅,绝非偶然,”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包大为表示,学校和地方联动宣讲,实现了理论课堂与实践场景的有机融合。让深奥的理论在具象的文化IP中“活”起来,这正是校地联手、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青年需要从文化根脉中汲取面向未来的精神养分,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最生动的土壤。”包大为说。
“我们搭建的不只是理论宣讲展示平台,更想成为青年增强文化自信自觉的一堂生动实践课。”上城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深扎根”“广传播”,促进思想引领与青春力量的同频共振。
据介绍,上城区“红巷新声”理论宣讲团已汇聚3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宣讲骨干,其中95%以上是80后、90后和00后。今年以来,宣讲团紧扣重大主题开展宣讲超500场,持续以青春最强音奏响时代主旋律。
活动尾声,宣讲员与评委实地参观了《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IP如何通过创新表达震撼人心。(程欣、李佳)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