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代表之声

2025年09月12日08: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如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

  “一站式”回应群众诉求

  “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展示“中国之治”的一张金名片。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建强县级社会治理中心枢纽功能,完善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将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应急管理指挥、社会工作服务等职能系统集成,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优化网格设置,配强网格员队伍,使其更好发挥“前哨”“探头”作用。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作用,发动党员、退役军人、青年、新就业群体等力量参与治理。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优化民呼我为机制。整合民生诉求渠道,打造“一站式”数字化治理平台,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让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完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推动群众诉求快速受理、精准派单、限时办理、闭环管理,更要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高频、共性问题进行“未诉先办”。

  (人民日报记者刘军国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市委书记刘运:

  让城市治理会“思考”、有温度

  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技术创新赋能城市治理,以暖心服务贴近百姓生活,让城市更美好、市民生活更具获得感。

  推动城市治理更智能、更主动。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政务数据等资源,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共用,有效支撑跨部门城市治理场景。搭建公共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状态的智能感知能力、风险预警能力和事件处置能力。

  推动资源配置更精准、更高效。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事项“同标准申报、无差别办理”。以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衡。

  推动基层治理更协同、更温暖。加强超大社区等特殊区域治理,持续深化区域化党建格局,把街道社区和单位、行业及领域拧成一股绳,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难题共解。用好“城市管理进社区”等载体,建立和完善基层服务工作站点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人民日报记者王者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

  强化预警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健全社会安全稳定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精准研判。整合公安、应急管理、交通、气象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搭建综合性的社会安全稳定风险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风险研判模型,对城市治安、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等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转变。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和培训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类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织密社会治安防护网。

  提高风险动态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应急响应效能。加强物联感知设备部署应用,实现对人员流动、车辆通行、异常事件的实时感知。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实时动态监测。建立分级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明确预警信息报送标准、流程和责任主体,定期开展多部门协同应急演练,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人民日报记者焦思雨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肖娜: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规范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对于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

  强队伍,优服务。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工程,通过“培训赋能+激励保障”双轮驱动,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服务模式,建立“需求清单+服务台账”,将社区“两委”干部下沉各小区开展驻点办公,精准对接群众诉求。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畅通晋升渠道,激发队伍活力。

  重法治,聚合力。加强社区与政法单位联动,依法高效化解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聘请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定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法律咨询等,将法律服务嵌入社区治理。组织开展“法治课堂进社区”“以案释法”等活动,提升法治素养。

  暖人心,防风险。设立心理咨询室,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提供个性化帮扶。联合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组建危机干预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响应,及时疏导情绪、化解危机,让心理服务触手可及。

  (人民日报记者白光迪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16 版)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