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產業產值10年增加34億元,活立木蓄積量增加851萬立方米

林菇共育,實現林生菇、菇養林(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人民日報記者 江南、竇瀚洋
2023年02月03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採用剁花法栽培的香菇。
姚卡攝

回龍灣山場菇農吳興龍採摘香菇。
童曉峰攝

慶元縣梯田生態景觀。
范敏姿攝

慶元縣商家打包香菇年貨。
童曉峰攝

慶元縣商家直播推介香菇年貨產品。
童曉峰攝

  引子

  冬日的回龍灣山場,林木蔥蘢,空氣清新。走近一根橫在地面、約10米長的腐木前,吳興龍用腳踩住木頭,手起斧落,在樹皮上依次剁出斧痕,落斧深度、間距恰到好處,“800多年前,我們的先民無意中發現空氣中彌散的真菌孢子,駐留在朽木刀痕上能長出香菇,經過屢次試驗,逐漸探索出‘剁花法’香菇栽培技術。”

  作為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五大堡鄉回龍灣山場的菇農,吳興龍對祖先流傳下來的剁花法香菇栽培技術引以為傲,“這是慶元‘林—菇共育技術’中最傳統的生產方式,沿用至今。”

  吳興龍介紹,用這種方法培植的香菇,純天然、無污染、口感好,而適當間伐枝葉繁密、遮擋其他樹木生長的老樹,能為更多小樹生長騰出空間。山場裡豐富的菌菇資源使砍伐后的枯木加速腐爛,增加土壤有機質,又為森林更新提供肥力。

  林生菇,菇養林,林菇共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數百年來,慶元人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發展食用菌產業,從剁花法到段木法再到代料法,食用菌栽培技術不斷演化升級,形成了以“林—菇共育技術”為中心,森林保育、菌菇栽培、農業生產有機融合的山地農林復合生產系統。2022年11月,“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22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致賀信時強調,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責任。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不斷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實踐。

  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林菇共育帶來新變化:2022年,慶元縣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697萬立方米,較10年前增加851萬立方米,林菇共育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態環境和物種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全縣食用菌產業產值達50億元,較10年前增加34億元。

  古老的農業文化遺產中蘊藏著哪些奧秘?在傳承保護中又有哪些新發展?近日,記者走進慶元縣一探究竟。

  世代傳承

  以剁花法為代表的傳統栽培技術,實現森林保育與菌菇栽培的和諧共生,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

  雨后的回龍灣山場,霧靄漸漸退去,一縷縷陽光透過層層密林洒向大地。吳興龍像往常一樣,拿著斧頭上山了。

  記者緊隨其后,沿山中溪水溯流而上,前往海拔500多米的剁花法香菇栽培示范基地。年近七旬的吳興龍步伐平穩,邊走邊介紹:“我們在基地用剁花法培植香菇,產量雖不高,但品質很好,等會兒上山就知道了。”

  山行約1小時后,一座簡易木屋映入眼帘,屋內放著木床和烘干香菇用的架子。木屋被當地人稱作“菇寮”,既供菇農種菇時居住,也兼具烘干香菇的作用。

  菇寮不遠處,幾根20多米長的木頭橫在地上,上面布滿青苔,一道道斧痕中已長出大小不一的香菇。“這就是通過傳統的剁花法生長出來的香菇,色澤亮,個頭大,營養價值高。”吳興龍熟練地用手輕輕一摁,香菇便被採摘下來,將其捧在掌心,混合著清新雨露,散發出陣陣清香。

  “森林中的天然孢子在斧痕中萌發,逐漸在樹皮內形成菌絲,再經過兩年多生長,最后長成香菇。”吳興龍邊說邊演示,“這聽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可不容易。就拿‘剁花’來說,斧面要與木頭表面垂直,每隔三四寸剁一個劃口,不同樹種,劃口的深淺、方向、疏密等也不一樣﹔相同樹種,老樹、空心樹、爛心樹等要剁得稍深一些。剁得不好,香菇就長不出來。”

  “菇農間流傳著‘楓樹半粒米,橄欖洋錢邊’的諺語,意思是要剁到半粒米或一塊銀圓邊的深度。”吳興龍比畫道,“每一次揮斧,力道都要把握精准,有些樹種剁的深度需精確到毫米。”

  剁花法培植香菇,包括選場、做檣、剁花、遮衣、倡花、驚蕈、採菇、焙菇等8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講究。”吳興龍介紹,“拿‘做檣’也就是選樹除雜枝來說,制菇一般常用樹齡長的栲樹、楓香等,伐木作業時要先剔除枝丫,防止樹冠倒下時壓損幼樹,同時讓菇木充分接觸地面,吸水保濕。”

  每年立冬后到次年清明是山裡種菇的好時節,吳興龍常會在這時外出種菇,既為擴大種植規模,也能把種菇技術帶出去,“我16歲時就跟著人種菇,冬天進山,春天出山,一待就是好幾個月,長年累月,練就了現在的手藝。”

  不准用毒藥、不准用鳥槍、不准殺生,進入菇山“三不准”的規矩,吳興龍始終銘記於心。“香菇培植、生長過程中,要嚴防森林裡的鼠類、鳥類等偷吃、啄食。除了加強巡護外,我們還常把浸潤了牛油的豬皮挂在樹上,用豬皮散發的異味驅趕食菇動物。”吳興龍說。

  “尊重生態,保護生態,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記者同行的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主任葉曉星說,這是菇農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自覺堅守,也是“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的要義。

  “菇農世代傳承的剁花法栽培技術,在800多年的生產實踐中與大自然達成了默契,堅持‘伐大留小、伐密留疏、間伐取材、輪換遷場’,合理控制採伐強度,推動實現可持續經營。伐倒的菇木不搬出山林,就地腐爛,為林木再生長、森林更新提供肥力。”葉曉星說,“以剁花法為代表的傳統栽培技術,實現了森林保育與菌菇栽培的和諧共生,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

  技術創新

  從剁花法、段木法再到代料法,形成食用菌栽培技術完整演化鏈,推動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

  走進回龍灣山場的另一片密林,不時可見整齊堆放著的一根根1米左右的木段。木段上,菇農先前鑿下的一個個小孔內冒出了不少香菇。

  “這是採用段木法栽培香菇。”吳興龍向記者講解段木法栽培技術:將木材截成1米左右的木段,放至半干后打上洞眼,按照“井”字形堆放,再將食用菌菌種植入打好孔的段木穴中,用石蠟、樹皮等封口,並在菌絲生長過程中定期由內向外、自上而下翻轉……

  “剁花法屬於天然栽培,香菇生長周期在兩年以上,后來發展的段木法屬於‘半自然’生產,在人工介入下次年就能生菇,產量是原來的2至3倍。”葉曉星說。

  不用在整根大木上培植,段木法的發展創新,讓當地越來越多的菇農可以走出深山,在日照充足、空氣流通的場地養菇。生產規模、產量都擴大了,但取之於林、用之於林的理念始終沒變。

  “我們避免砍伐珍稀樹種,堅持砍伐量少於生長量的原則,多選擇長勢較差或利用價值較低的空心樹、爛心樹,砍伐時把樹木砍口斜著砍成錐形,以便新的枝葉萌發。”吳興龍說,砍下的段木能重復使用好幾年,腐爛后還能用作肥料還山還林。

  不隻段木法,慶元縣堅持在守正創新中發展,這些年不斷涌現出新的栽培技術,形成從剁花法、段木法再到代料法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完整演化鏈。

  寒冬時節,記者走進位於屏都街道蔡段村的宏鵬家庭農場食用菌生產基地,工人們正忙著挑揀新鮮的香菇。“天冷,菌棒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農場負責人胡惟鵬換上工作服,套上雨靴,走進菇棚,仔細叮囑工人們制菇的注意事項。

  與許多慶元人一樣,胡惟鵬家是世代菇農。耳濡目染,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不到20歲的胡惟鵬便開始種香菇。不同於祖輩,他現在使用更多的是代料法栽培技術。

  “和剁花法的自然生產、段木法的‘半自然’生產不同,代料法更像是‘仿自然’生產。它以木屑、秸稈等為主要原料配制培養基,以此代替傳統木材。”胡惟鵬說,“培養基養分一年內能基本消耗完,生物轉化率達到90%以上,有效提升了香菇生產的效率和產量。”

  不僅如此,菌棒制作、接種、出菇管理、採摘等環節對環境和勞動力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以前多是青壯年勞動力進山種菇,現在婦女、老人都能參與,在家門口就能種。”胡惟鵬說。

  新技術,是傳統技藝的延續發展。胡惟鵬帶記者參觀農場搭建的現代化菇棚,“菇棚的部分設計靈感源自剁花法中‘遮衣’的技術環節。”

  “孢子生長喜歡陰涼環境,所謂‘遮衣’,就是把樹枝、樹葉等覆蓋在菇木上,防止陽光暴晒。”胡惟鵬說,“我們在菇棚頂搭設一塊遮陽板,根據溫度、光照隨時調節傾斜度,就是更好地發揮‘遮衣’作用,為香菇生長提供更適宜的環境。”

  新技術,也秉持著生態環保理念。“我們生產的菌棒以木屑、麥麩、少量石膏粉為主要原料。”胡惟鵬介紹,制作木屑所用的木材是由本地農戶從闊葉林中間伐而得,砍伐的區域、時間、數量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由縣林業局統一審批。

  菌棒生產的廠房裡,滅菌灶、裝袋機、蒸汽爐等設備高速運轉。從拌料、滅菌、打孔到接種,菌棒生產的各項工序均實現了標准化、自動化。廠房外,工人們對產出的菌棒有序進行覆膜、倒垛,一根根套著香菇菌袋的灰白色菌棒被整齊擺放在放置架上。胡惟鵬告訴記者,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升,食用菌生產已逐步邁向標准化、規模化,“農場日產菌棒約5萬個。”

  大量使用塑料制作的香菇菌袋,會不會帶來污染?

  葉曉星介紹,慶元縣近年來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食用菌標准化、規范化生產,建立完整的回收機制,定期安排專人回收菌袋。“目前,用戶購買一個菌袋1角錢左右,我們回收的價格是一個菌袋4分錢,既可以防止污染,回收后的菌袋加入部分新原料,又可以制成新的菌袋,實現了廢料再利用,產生新的經濟效益。”

  “為守護好‘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這一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我們始終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推動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葉曉星介紹,林菇共育區森林覆蓋率多年來保持在90%以上,2022年全縣食用菌生產量達到1.25億袋,食用菌關聯產業從業人員達7萬多人,菇農年人均產值約4.7萬元、年人均收益約3.1萬元。

  實踐拓展

  林生菇、菇養林,促進森林保育、菌菇栽培、農業生產有機融合,延展山地農林復合生產系統

  在位於慶元縣荷地鎮黃沙山的偉青家庭農場夏菇種植基地,菇棚裡工人們正忙著接種菌棒,來自麗水市的直播團隊則在跟拍生產過程,為夏季出菇預售帶貨……

  85后吳飛偉是基地負責人,與傳統種植方式不同,他利用當地生態資源優勢栽培反季節香菇,“冬天一般是香菇的採摘旺季,我們把基地選在黃沙山海拔約1000米的區域,利用低溫、陰涼的環境優勢,冬季接種,夏季出菇,彌補了市場空當,提高了經濟效益。”

  記者跟隨吳飛偉攀登黃沙山,來到千畝高山茭白種植基地,層層疊疊鑲嵌在山間的梯田映入眼帘,與灰瓦白牆的農家房屋相映成景。“到了春耕時節,香菇菌棒剩余物是梯田茭白的天然有機肥。茭白成熟后,茭白葉能做成青貯飼料喂養牛羊,牛羊糞便又能還田還林,形成良性的生態農業循環系統。”吳飛偉說。

  在慶元縣,許多村落依山傍水,潺潺溪流提供農業生產所需的水源並調節水文氣候,獨特的山地生態資源為食用菌栽培提供良好的自然條件。沿山坡等高線,村民們在森林與村落間的平緩坡地因地制宜修筑少量梯田,種植蔬菜糧食,擴大農業生產又保持水土,菌物生產廢料也實現循環利用。

  “不只是林生菇、菇養林,堅持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村民在生產實踐中創新發展了以‘林—菇共育技術’為中心,森林保育、菌菇栽培、農業生產有機融合的山地農林復合生產系統,在更大層面豐富拓展了‘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這一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外延,推動形成森林、梯田、村落、河流和諧共生的生態景觀。”葉曉星說。

  這樣的生態景觀,提升了生產效益,推動了農旅融合。地處慶元縣東部的賢良鎮,群山起伏,層巒疊翠,曲折綿延的梯田風光隨處可見,生態循環農業搞得風生水起。在鎮裡岱頭林場一片佔地60畝的竹林中,一段段1米多長的木頭整齊擺放。竹蔭下,紅褐色的菌菇沖破木段表皮,細長的菌柄撐起圓圓的傘蓋,將森林景觀點綴得更加豐富多彩。一些游客駐足參觀,了解段木法香菇培植工藝。

  “雖然過去在菇棚裡見過人工栽培的香菇,但沒想到這麼普通的木頭,能長出這樣飽滿的香菇,用剩下的廢木、產生的菌渣還能還林還田,真長見識!”第一次來賢良鎮,福建游客陳慶茹倍感新鮮。

  山地農林復合生產系統,帶富了賢良鎮。鎮黨委書記李一嬌介紹,鎮裡開設了20多家民宿、農家樂、特產店,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2022年全鎮生態農產品銷售額達到460多萬元。

  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近年來,慶元縣精心打造林菇共育文化體驗之旅等10條旅游線路,不斷釋放農業文化遺產的衍生價值。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葉其嬌介紹,2022年,慶元縣森林景區接待游客約113.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5億元。

  協力守護

  培養香菇種植人才隊伍,保護傳承相關特色文化,賡續農耕文明

  身著勞動服飾,30多位制菇師傅揮動斧頭,在8分鐘的規定時間內,一邊現場“剁花”,一邊講解剁花法傳統技藝的操作要點、對林菇共育的個人理解。台下評委根據選手操作規范、剁花質量以及對傳統技藝的理解詮釋,現場評分,授予前六名“菇鄉工匠”榮譽稱號。

  縣裡舉辦的這場“‘菇鄉工匠’技能擂台賽”,雖已時過兩年,百山祖鎮龍岩村村民吳義伙仍記憶猶新。

  在這場擂台賽上,年過花甲的吳義伙摘得“菇鄉工匠”稱號。隨之,十裡八鄉都知道吳義伙種菇技術好,他用傳統剁花法栽培的香菇受到市場歡迎。

  “參賽前,我種的香菇烘干后一般賣200元一斤,現在一斤最貴能賣600元。”吳義伙感慨,“這不只是因為自己的技術提升,栽培出的香菇品質好,更得益於縣裡對剁花法等傳統技藝、對林—菇共育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宣傳推介。”

  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總農藝師葉長文介紹,縣裡每年都會通過舉辦“‘菇鄉工匠’技能擂台賽”、開設培訓班等多種形式,持續培養香菇種植戶。截至目前,慶元縣已培育1萬多名擁有專業知識、豐富經驗的香菇種植戶,他們在浙江省內外栽培香菇,傳承剁花法、段木法、代料法等技藝,也為20多個省份的菇農提供技術指導與支持。

  在回龍灣山場,縣裡還建設了1200畝的剁花法栽培示范基地,聘請香菇種植能手在基地開展技術示范、技藝展示。在全縣家庭農場等設立130多個示范點,對保留使用剁花法技藝的種植戶給予一定補助。

  “多措並舉培養香菇種植人才隊伍,既為延續傳統技藝,讓活態的農業文化遺產成為農民增收來源,更為在一代代菇農中傳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指導現代農業生產生活實踐,賦予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新的時代價值。”負責剁花法栽培示范基地選址建設的慶元縣政協副主席吳小軍說。

  傳承數百年的“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在保護利用中還形成了菇民戲、香菇山歌、香菇功夫等豐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記者初見慶元縣二都菇民戲劇團團長楊香珍時,她正帶著演員們在縣文化館排演菇民戲。大家身著戲服,手持道具,唱腔高亢,旁白裡帶著特有的慶元鄉音。“菇民戲唱出了菇民故事和慶元民俗,我們要把它好好傳承下去。”楊香珍說。

  為搶救菇民戲劇本,師從菇民戲老藝人的楊香珍曾走訪了慶元及周邊的多個縣區,用錄音機一一記錄下老藝人們的唱詞曲調,回家后再一一整理成文,迄今已收集了200多部劇本。這些年,她又帶著劇團開展了40多場送戲下鄉文藝演出,定期在縣實驗小學開展送戲進校園活動,培養了不少小戲迷,“有的學生升學后還聯系我們,想繼續學唱菇民戲。”

  “這些年,縣裡持續推動菇民戲、香菇山歌等進校園、進課堂,定期開展香菇文化節活動,建設了香菇博物館、香菇主題公園等。”葉其嬌說,“在相關特色文化的保護傳承中,越來越多的人走近林—菇共育系統,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這一農業文化遺產的魅力,不斷深化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解。”

  “菇民出外去蕈山,南山走到北山回……”採訪結束后,楊香珍向記者一行唱起劇團新創作的《菇山謠》。她打算把這部戲帶到鄉村、送進校園,“唱出慶元菇農的勤勞,唱出傳統技藝的神採,鄉親們、孩子們一定會喜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03日 13 版)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