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可供55萬人一年生活用

5億千瓦時!“西電入浙”輸電量破紀錄

吉文磊、張悅、劉海山
2023年08月25日17:29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8月24日21時15分,隨著“西電東送”大動脈——白鶴灘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自投運以來首次進入800萬千瓦滿功率運行工況,三大“西電入浙”特高壓工程日輸總電量超5億千瓦時,創下歷史新高。

白鶴灘—浙江±800千伏輸電工程受端站(錢塘江換流站)鳥瞰圖。國網浙江電力供圖

  當天用電晚高峰時段,±800千伏白鶴灘-浙江、±800千伏寧夏靈州-浙江紹興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保持滿功率運行,±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保持大功率運行,三大“西電入浙”工程總輸送功率最高達2320萬千瓦,單日輸送電量突破5億千瓦時,可滿足約55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

  “白鶴灘至浙江特高壓工程於今年6月實現全容量投產,這次是投運后的首次滿功率運行,不僅提高了電能輸送效率,也是對特高壓輸電通道的一次‘應急考驗’。”國網浙江超高壓公司直流中心副主任曹力潭介紹,該工程一頭連著西部清潔能源大規模送出需要,一頭連著浙江經濟發展用電需求。為應對三大直流首次集中大功率受電的考驗,國網浙江電力周密制定運維保障方案,加強風險管控,在運行前對重點設備進行“全面體檢”,協同做好戰備值班,全天候守護電網大動脈安全穩定運行。

錢塘江換流站運維人員開展設備運行數據分析比對。張馨尹攝

  滿功率運行期間,電力運檢人員每天增加2次設備特巡,加強換流變降溫、消防及供水設施檢查,以及充油、充氣設備的數據分析比對等,確保滿負荷狀態下電網安全運行。此外,運檢人員還應用物聯網、人工智能、三維建模、北斗定位等技術搭建數字化系統,自動化採集設備監測數據,實現設備遠程智能巡檢、數據集中監測和故障處置策略自動推送,全面掌握設備健康狀態,並針對性開展應急演練,為“西電入浙”通道長周期安全可靠供電提供重要支撐。

  浙江是全國第三個用電負荷破億的經濟大省,卻是能源資源小省。近年來,浙江從省外購買的電約佔全省全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與之同步,入浙特高壓大動脈建設也在加快“上新”。2013年至今,國家電網公司相繼在浙江建成1000千伏淮南-浙北、±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1000千伏浙北-福建、±800千伏寧夏靈州-浙江紹興、±800千伏白鶴灘-浙江等“兩交三直”特高壓骨干網架,連接西北煤電及風電基地、西南水電基地、安徽煤電基地和福建核電基地。特高壓入浙十年來,已累計向浙江輸送電能超7300億千瓦時。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