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長三角最核心處,如何“最江南”?

馬作鵬 唐小麗
2023年08月30日09:4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區域旅游資源豐富,自然和人文景觀類別齊全,是我國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集中分布區,具有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的先天優勢。

自古以來,這裡便是詩畫江南裡的魚米水鄉,有湖蕩縱橫、林田共生的“高顏值”生態,凝結了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最江南”文化。

隨著示范區建設不斷推進,如何用好長三角這塊頂級布料,將其打造成世界級高品質文化和旅游目的地也被提上日程。長三角最核心處的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動作頻頻,不僅能夠為打造文旅領域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鏈接,更是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區域文旅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樣本。

近日,江浙滬兩省一市文旅部門聯合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專項規劃》)。規劃共6個章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怎麼發展,發展什麼?這份《專項規劃》值得細讀。

此處“最江南”

水鄉、古鎮、生態。

江南水鄉文化與風貌是示范區的典型特質。“江、浙、滬”交界處匯集大量的“湖泊”,形成“湖泊”“湖蕩”群。環湖古鎮散布,形成“水鄉古鎮湖泊集群”的重要區域,正是這樣的自然地貌環境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水鄉文化。

《專項規劃》附圖

《專項規劃》附圖

數據顯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分布著各級文化名鎮12處,歷史村落2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直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7處,擁有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等多種地域古文化,多處文化遺址。

此外,隨著兩省一市文化和旅游產業此前的各自發展,已經打造了眾多旅游景點,其中,AAA級以上旅游景點,包括上海大觀園、朱家角古鎮、東方綠舟、練塘古鎮、上海聯怡枇杷樂園、福泉山遺址、上海崧澤遺址紀念館、上海張馬景區、金澤古鎮、西塘景區、碧雲花海—十裡水鄉、雲瀾灣溫泉景區、歌斐頌巧克力小鎮、歸谷智造小鎮、干窯新涇港景區等。

此外,蘇州吳江東太湖旅游度假區和嘉興嘉善大雲旅游度假區為省級旅游度假區,青浦區環國家會展中心都市旅游區、青浦環城水系公園入選首批上海市級區域旅游示范區域。

《專項規劃》指出,面向2035年,提出示范區文化旅游發展願景:聚焦“江南水鄉”特色,打造“世界級水鄉古鎮文化休閑區”,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第一后花園”,建設集人文歷史體驗、水鄉度假休閑、運動健康養生等於一體的高品質文化體驗和旅游度假目的地。

資源稟賦優良,打造標准要更高層級。從區域特色出發,示范區的文化和旅游規劃,也牢牢定下了這樣一個定位——“江南味,國際范,水鄉韻,田園風”。

水鄉客廳效果圖。圖源:長三角示范聲

水鄉客廳效果圖。圖源:長三角示范聲

這份規劃的出爐,讓2023年5月24日開工的方廳水院項目更具期待意味。

位於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中心區域水鄉客廳,立足滬蘇浙交界處,是依托長三角原點,由兩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樣板區,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核心中的核心”。水鄉客廳的主體建筑叫方廳水院,架於太浦河之上。滬蘇浙皖在院子的四個角各有一個展廳,院子中心正是一體化示范區的原點所在。

春日細雨中奠基的方廳水院,採用四合院的形制,“方”既代表傳統文化“天圓地方”中的“方”,也代表中式庭院的方形﹔水院的整體景觀設計則體現江南水鄉韻味﹔移步換景中,斗拱、廊橋等各種中國文化元素也隨處可見。

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筑起“縫合”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第一顆方形“紐扣”。

這份構思,自信且浪漫。

此處“最融合”

聯動江浙滬,集約做文旅。

細讀《專項規劃》,不僅僅是兩省一市文化和旅游資源的融合,更是一次對歷史文化遺產、文旅IP、服務能級的高效率發掘和利用的過程。

《專項規劃》指出,要開放融合做文旅,一方面聯動“江浙滬”,打破行政界限,實現各板塊“統籌、錯位、共贏”發展,體現“文化共創、設施共享、交通互聯、風景共塑、服務共建”。另一方面,打破封閉、孤立的景點式發展,實現開放、共享的“全域”文旅發展,並注重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專項規劃》附圖

《專項規劃》附圖

《專項規劃》還指出,要以生態為基、文化為魂,注重人文、生態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提升的綠色集約方式做文旅﹔以“水鄉文化”為核心,整合田園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IP,打造“江南水鄉”文化品牌,整合郊野、展會等特色資源為重點彰顯特色做文旅﹔以全球視野、國際標准思考文旅發展,對標國際一流標准,瞄准世界做文旅。

2023年暑期,長三角居民出游熱度高漲。

根據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7月,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超8100萬人次,同比增幅超18%,較2019年同期多發送旅客近1240萬人次,平均每日有超過260萬人出行。

據《解放日報》報道,從訂單漲幅上來看,除了主題樂園,長三角的自然、人文風光也成為新亮點,以上海青浦為例,當地文旅局組織民宿與優質親子游玩地聯合互動,截至7月底,青浦各大民宿非周末入住率較同期提升了3倍。

《專項規劃》附圖

《專項規劃》附圖

《專項規劃》也把握住了這股強烈的潮汛:以整合與提升現狀自然、人文資源為主,新建特色項目為輔,形成古鎮歷史體驗、文化演藝博覽、水上運動與游樂、鄉村田園游憩、康養休閑度假、主題游樂體驗等多維度的豐富文化游憩體驗。

未來,朱家角、金澤、西塘、黎裡等古鎮將繼續堅持歷史保護與文化旅游開發,一批以江南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體驗中心、大劇院等將陸續集中建設,岑卜村、蔡浜村、展幸村、北鶴村等特色休閑鄉村旅游還將持續發力。

不僅如此,澱山湖印象系列演出、大觀園沉浸式演出、古鎮戲劇節、音樂節、水上運動和旅游、康養度假酒店等項目將源源不斷地激發地區文化活力。

此處“最未來”

文脈延綿,千年生生不息。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約241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過歷史人文進程中的璀璨,新時代又迎來新的使命。

2021年中秋佳節前夜,一曲《高山流水》在上海青浦澱山湖畔響起,上海博物館基於“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開啟了一場在長三角地區尋找千年文脈的直播活動。

策展人與觀眾共游澱山湖畔山水之間,梳理長三角地區千年畫史,品讀陸機、米芾、楊維禎、董其昌、劉海粟、陳逸飛等名家巨作,闡釋一部人文畫史,以饗觀者。

北宋,米芾任青龍鎮(位於今青浦)鎮監時寫下《行書道祖帖卷》。上海博物館館藏

北宋,米芾任青龍鎮(位於今青浦)鎮監時寫下《行書道祖帖卷》。上海博物館館藏

一方水土涵養一方人文,溯(長)江、環(太)湖、瀕海的“山水形勝”,造就了這片區域文化與生俱來的開放胸懷。

江南文化的創生和傳承,既是優越地理環境的造化,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晶。

一眼千年。如今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區域在傳承與創新中迎來了此次《專項規劃》的發布。

未來,傳統戲曲、古鎮遺址體驗、非遺制作技藝展示、藝術家工作坊與高爾夫、水上運動、露營、馬術等多樣化體育運動融合互動﹔文創產品產業鏈與康養旅游度假概念緊密結合﹔歷史文化故事與紅色資源在現代化科技手段的創新下煥發新生。

除此之外,土地空間資源規劃以多種途徑滿足特色旅游功能建設,文旅開發建設避開永久基本農田、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域,完善的文化旅游建設用地保障機制。

這是技術的創新,以及文化和旅游發展理念的創新。

零售機、醫療點、母嬰服務、智能互動設施、WiFi、自行車租賃、無障礙設施……水箱古韻中閃爍未來。

建設“智(自)游長三角”APP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打造文旅宣傳推廣共享資源庫﹔設計公共信息網站,打造示范區旅游信息大平台﹔開發旅游APP、二維碼,設立景區導覽解說,推動線上旅游發展,提升示范區旅游智慧化水平﹔推出區域旅游“一卡通”。依托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新媒體平台,推行包括“暢游長三角”“惠民一網通”“旅游護照”等產品,共享示范區內旅游景點、住宿、餐飲、乘車優惠暢游,讓游客“一網通暢游長三角”。

以《專項規劃》為引領,面向2025年還有很多新的期待。重點建設水鄉客廳以及環澱山湖文化旅游休閑區、申報古鎮世界文化遺產、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浙段)建設。

世界級水鄉古鎮文化休閑區,正不斷走進現實。

(文中圖片除注明以外,均來自《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規劃(2021—2035)》)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