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來浙博之江館區打卡,准沒錯

俞倩
2023年08月31日08:31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歷經四年的建設,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以下簡稱浙博之江館區)於8月29日盛裝啟幕。市民熱情度非常高,浙江省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預約通道開放后,預約名額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8月30日,記者來到浙博之江館區,體驗了這座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和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現代化公共文化空間。

浙博之江館區一樓,第一個與大家見面的是《浙江一萬年》通史陳列。隻見展覽序廳,浙江萬年百件大事記以“之”字形依次展開,配以金色有力的大字,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展覽以時序為脈絡,呈現浙江地區各個歷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遺存和文明印記:一萬年上山,稻作起源﹔五千年良渚,文明璀璨﹔兩千年古越,精耕勤戰﹔一千年兩宋,東南樂土﹔一百年紅船,辟地開天。

此外,浙博通過3D數字空間建模、數字孿生、實時雲渲染等技術,圍繞“浙江一萬年”打造線上孿生展廳,為互聯網觀眾開啟“雲游覽”互動體驗。

三樓的5個浙江文化專題陳列也非常有看頭,博物館從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韻文化、書畫文脈和名人文化出發,解碼浙江獨特的文化基因。

在宋韻文化館,數字化展陳手段呈現了美輪美奐的宋韻四面亭,將過溪亭、風波亭、放鶴亭、清照亭融為一體,分別展示《蘇東坡屐笠圖》《岳飛書“還我河山”》《林和靖孤山放鶴圖》及清刻本《金石錄》等實物。幻彩燈光星星點點,似在寓意宋韻歷經千年,閃耀至今。

在新館區內,還有不少適合大家打卡拍照的好地方。比如保國寺建筑模型、千工床萬工轎、《剩山圖》真跡陳列與沉浸式數字交感劇場等,讓游客仿若置身畫中,與“文物”來個近距離體驗。

《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數字體驗展》,也非常“出片”。依托成熟科技手段,這個體驗館打造了具有聲光電多功能體驗感的數字展覽,讓觀眾沉浸式體驗中國古代女性的生活儀態和精神世界。

另外,古琴藝術館最近還有古琴表演,為往來觀眾彈奏太古之音,講述古琴與中國人的音韻世界。

為了確保觀眾能夠清晰、完整地觀賞到展品,之江新館所有展廳都運用了低反射玻璃。這種玻璃擁有極高的清晰度,減少了光線干擾,大大拉近了觀眾與文物的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天,新展陳的幾位策展人也輪番出馬,為到場的觀眾詳細解讀各個展廳的看點與亮點,大家這時候來浙博之江館區打卡,准沒錯兒!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