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招寶山街道非遺傳承人用老手藝喜迎亞運

2023年09月20日10:19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這門手藝也算是貫穿了我大半輩子的時間,這次就想著用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方式,為亞運加油助力。”9月19日,寧波鎮海區招寶山街道海洋剪紙非遺傳承人陳士海仔細整理著這幾個月來完成的數十幅亞運剪紙作品,在談及創作初衷時說。

今年60歲的陳士海出身於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小時候受奶奶影響,逢年過節,他總會時不時地拿出紅紙勾勾畫畫、裁裁剪剪,用一雙稚嫩的小手做出一個個精美的窗花。彼時,雖然他在完成作品后頗具成就感,卻隻將其當作一種閑暇時候的玩樂。

陳士海正在創作。湯越攝

17歲高中畢業后,陳士海開始出海打漁,而剪紙這門手藝,也正是這時撿了起來。

“捕魚的時候一直在船上待著,很寂寞的,需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我就又想起了原來的剪紙愛好。”陳士海回憶說

在海上剪紙,總是要在捕魚間隙抽著空剪。“人家見到我的作品,都會問一句,‘怎麼有股魚腥味兒?’”陳士海笑稱,這可能也算是自己在眾多剪紙非遺傳承人裡獨一份的特色。

2023年夏天,隨著亞運的腳步逐漸邁近,陳士海便將注意力放在了亞運相關的剪紙作品上。經過數月的不懈努力,一幅幅作品應運而生。談及這次的主題創作,陳士海介紹:“從圖案設計到剪紙紋樣,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但好在成型之后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陳士海不但自己沉迷剪紙這項非遺技藝,還一直熱衷於將這門手藝教給別人,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陳士海展示這幾個月來完成的數十幅亞運剪紙作品。湯越攝

過去還住在舟山時,他受嵊山小學邀請在校內開設了剪紙培訓課,每周抽點時間定時上課。“孩子們放了學沒什麼事干,就跟著我一起剪紙,這樣可以讓他們在課后休閑的同時,感受剪紙的樂趣,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陳士海說,“到了寒暑假,學校不上課,學生們還會跑到我家裡來跟我一起剪紙,大家已經把這個作為一種習慣和愛好。”

來到鎮海后,陳士海的剪紙公益課仍在繼續。除了為孩子們上課外,他也將剪紙文化帶給了更多身邊的人。2019年,同樣有著剪紙愛好的白龍社區文化員羅慧峰在入戶走訪時,得知陳士海剪紙手藝了得,便熱心地介紹他到社區公益組織團隊裡,並成立了“海之夢”剪紙工作室,帶動更多居民來剪紙,共同傳承這項非遺技藝。

搬家到鎮海將近5年,陳士海因公益授課,結識了不少剪紙愛好者。“非遺文化是需要人們共同發揚傳承的,我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這幾年,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剪紙,特別是很多青少年每次來上課都興致盎然,我感覺到了大家對非遺文化的喜愛與向往。”陳士海相信,在大家的接續努力中,剪紙藝術的發展之路定能走得更遠、更好。(林璐瑤)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