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 精提升”
杭州湖濱街道:打造跨地域風貌樣板區 描繪共富共美幸福圖景

近日,杭州市風貌辦公布2023年首批共富風貌游線名單,湖濱街道聯合上城區住建局、拱墅區一同創建的“上城—拱墅拂面杭兒風‘文博文化 時尚潮流’共富風貌游線”名列其中。通過設施改造、景觀優化、文化發掘、業態調整等舉措,打造以“包容、創新、繁華、樂活、有愛”新時代現代化“杭兒風”為主題的跨地域風貌樣板區,成為杭州市風貌整治提升建設成果轉為群眾可游、可賞、可感的幸福體驗點。
挖掘區域特色文化,打造“杭兒風”標簽
湖濱街道充分運用景觀優勢,集中實施特色街區、游憩驛站、濱水空間整治提升工程,打通各段堵點、斷點,增設景觀節點、文化小品,確保沿線風貌統一、韻味一致。湖濱街道以“小而精”為標准,通過“微改造、精提升”,優化提升白傅路、蘄王路店招店牌,增設學士路、長生路沿線花壇景觀多處,濃厚街巷歷史韻味。湖濱街道有效利用沿街碎片空間,在菩提寺路涂裝100平方米牆繪,融入元宇宙、向日葵等景觀元素,並加設游客休憩區約50平方米,兼具美觀與實用。
《向日葵》牆繪。湖濱街道供圖
湖濱街道策劃歷史文化旅游、親子研學游、潮流打卡游等特色游線,串聯各景點,形成以“杭兒風”文商旅品質風貌區為核心、向周邊輻射的文旅游線。開發“芸游湖濱”小程序,梳理思鑫坊建筑群、郵電路、光復路等沿線歷保、文保建筑歷史故事,以二維碼形式嵌入街區標識標牌,市民游客掃碼即可體驗“數字+實景”式游覽,行走過程兼具知識性、趣味性。
聯動一流商圈,激活消費活力
湖濱街道暢達交通網絡,開設延安路免費擺渡公交,串起武林、湖濱、吳山商圈,打造“30分鐘樂購圈”﹔完善湖濱商圈標識標牌設置,新增數智指路機器人、地下人行通道指示牌、雙語導視牌等,進一步優化導覽系統,提升游覽體驗。
湖濱步行街。湖濱街道供圖
對標世界級商業街區,湖濱街道聯合中國美院團隊,重裝湖濱步行街沿線櫥窗,通過海報、涂裝等形式,增加街區藝術元素。在湖濱路、東坡路、延安路沿線設置桌椅、陽傘、花箱,用於咖啡出店客座、游客臨時休憩和觀景等,提升夜經濟配套服務力。據統計,2023年1—9月,湖濱步行街客流量2478.88萬人,同比增長3.64%﹔營業額96.3億元,同比增長1.6%。
提升社區功能配套,讓幸福可感可觸
聚焦風貌、功能、空間融合,做好“微改精提”“精雕細琢”文章。湖濱街道全面提升城市潔化、綠化、序化、亮化、美化水平,充分展現湖濱城市客廳全新形象。截至目前,湖濱街道開展“老樂樂”“鄰睦睦”等活動40次,實施“路美美”“房整整”等項目20個,實現一處一特色,處處皆風景。
改造后的青年路社區。湖濱街道供圖
圍繞共富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湖濱街道推進青年路未來社區創建,實施岳王新村老舊小區改造。通過改騰提升、空間拓展,打破青年路、東平巷兩個社區物理界限,建成上城區首個跨社區集成式公共服務空間。
湖濱街道結合微空間、微場地,百天“改騰”青年路“幸福鄰裡坊”集休閑娛樂、文體活動、托育服務為一體的共富風貌驛站﹔入駐“共富超市”,以杭州市城鄉風貌智匯通平台為依托,上架風貌區內文創、農特、非遺等產品﹔通過共富風貌驛站線下商品和共富超市線上下單結合方式,助力打響風貌區特色品牌,以風貌樣板區創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葉佳琳、魏姍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