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服務患者2.8萬人次、發放生育補助1.27億元、建成嬰幼兒成長驛站594家……
2023年杭州市衛生健康惠民舉措成績單出爐

新上線的“杭州市互聯網醫院”給市民群眾帶來了哪些就醫便利?二孩、三孩家庭育兒補助發放情況如何?全市醫療服務格局有哪些特色亮點?
11月24日,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2023年杭州市衛生健康惠民舉措推介會,公布了2023年以來圍繞數智健康、民生實事等創新推出的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政策以及服務舉措的相關實施成效。
“看病難、看病煩”曾是市民的口頭禪,近年來,杭州衛健迭代升級數智健康應用,全新上線杭州市互聯網醫院,患者點點手機,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在線咨詢、在線復診、醫保在線支付、預約挂號、報告查詢等多項醫療服務。截至目前,全部市屬醫院和17家區縣醫院、1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接入平台,2190多名醫護人員提供線上問診復診服務,醫生在半小時內就能響應患者需求。平台上線3個月以來,在線服務患者量已超過2.8萬人次。通過“雲入院”系統,患者還可以在主城區5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55個站點直接辦理市級醫院的入院手續。
“一老一小”是最柔弱的群體,也是全社會重點呵護的對象,為了做深做細民生實事,2023年8月,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制定發布了《杭州市育兒補助實施辦法(試行)》,對符合條件的二孩、三孩家庭發放孕產、育兒補助,杭州市民通過浙裡辦和支付寶進入“善育在杭”板塊即可線上申請。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審核通過二孩、三孩孕產補助1.59萬人,審核通過二孩、三孩育兒補助1.58萬人,累計發放生育補助1.27億元。為破解0—3歲嬰幼兒照護難題,杭州在全國率先探索“醫育結合”促進模式,全市共有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1323家,建成嬰幼兒成長驛站594家,可提供托位5.46萬個,開展嬰幼兒家長養育技能提升專業課堂1335場,建設群眾家門口的基層“醫防護”兒童健康管理中心近50家,兒童健康管理率達到99%,“善育在杭”金名片不斷被擦亮。
“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縣域解決”,是基層百姓的期盼,也是深化醫改的標尺。2023年以來,杭州衛健進一步推動市域范圍內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共融,深化市屬公立醫院改革,推進三甲醫院向區縣市延伸覆蓋。其中,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轉設為市屬醫院,實施市一醫院“一體化”引領“集團化”發展新模式﹔實行市紅會醫院“一院兩區”一體化管理﹔建立與浙江大學、西湖大學新型合作共建新模式,市屬醫院高質量發展矩陣初步成形。全市新增設全科和專科聯合門診23個、特色門診34個,城市醫聯體內共下沉市級專家5200余人次,累計為63900余名患者提供門急診診療服務。全市建成兩慢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一體化門診109個,為百姓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轉診及慢病長處方服務,讓便民醫療更暖心。
針對主城區市屬醫院停車位緊張、部分醫院公共交通不方便等問題,杭州市衛生健康委聯合相關部門共開通市一醫院等8家市屬醫院13條公交進醫院專線,打通患者就醫“最后一公裡”。
邁入全市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將學習貫徹杭州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圍繞“后亞運”“十大攀登行動”目標,繼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衛生健康各項工作,加快惠民措施落地見效,不斷增強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