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龍灣:“一村一劇” 為百姓幸福生活“加碼”

近日,2023“我們的村晚”——溫州市龍灣區“一村一劇”文化惠民行動暨第七屆文化禮堂民星秀巡演活動在龍灣星海街道望海文化禮堂落下帷幕,12個來自龍灣區各個文化禮堂的“民星”節目相繼上演,為現場觀眾奉上了一場獨具鄉土魅力的文藝演出。
這場充滿鄉音鄉風鄉趣的“村晚”讓村民登台成為閃亮主角,吸引了附近500余名群眾觀看,收獲掌聲與好評不斷。2023年以來,龍灣區充分發揮文化禮堂基層文化主陣地作用,通過開展群眾性文藝創作和文藝傳播,推動聯動巡演和文化交流,將“一村一劇”品牌融入文化惠民工程基底,實現“文化禮堂育文化、禮堂文化潤人心”。
早在2013年,龍灣區就以文化禮堂為主陣地,連續多年舉辦“民星秀”活動,發掘了一批“民星”,培育並成立了一批“民星團”。從2022年開始,“民星秀”升級為“一村一劇”,覆蓋面更廣、參與人數更多,連續2年被列為區政府民生實事項目。2023年,該區以文藝匯演為載體,借力鄉村藝術團,引導鼓勵村民自創文藝節目,搭建“民星秀大舞台”。全區107支隊伍、898名群眾,踴躍報名。經過海選、復賽的激烈角逐,30支隊伍脫穎而出,開展“一村一劇民星秀”線上展演。此外,該區還結合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開展禮堂走親巡演,推動形成村(社)文化交流大網格。
從“民星秀”到“一村一劇”,升級的不僅僅是名字,還有內涵和神韻。對龍灣百姓來說,“村劇”是一個村社的文化標識和精神歸屬,流淌著舊時光的韻味,涌動著對家鄉繾綣的依戀,閃耀著“這就是我們村”的自豪感。
70歲的季昌生在龍灣區永興集貿市場經營肉類生意已近30年,熱愛唱歌的他經常一邊賣豬肉一邊唱歌,街坊四鄰和菜市場的熟客都叫他“豬肉王子”。幾年前,他在龍灣區“一村一劇”項目“民星秀”大賽中脫穎而出之后,被推薦參加浙江省“我們的村晚”演出,至今已參加了幾十場比賽和演出。如今,已是龍灣永樂村鄉村藝術團團長的他,帶領村裡的文藝愛好者,活躍在群眾文化的舞台上。
“很幸福、很自豪。”在季昌生看來,隻要站在“一村一劇”的舞台上,群眾就是劇中人,也是家鄉風情和鄉村文化最好的代言人。
“眼”向基層,“面”朝群眾。在龍灣區文化惠民的建設道路上,百姓始終參與著、體驗著、幸福著。該區以“我們”為中心多元輻射,深化文化禮堂“村歌、村晚、村運、村禮”等系列活動,麥麥酒等多件龍灣區“村禮”亮相2023年溫州市文博會“我們的村禮”館,2023年以來,龍灣累計開展文藝、戲曲下鄉活動7000余場。
據悉,接下來,龍灣區將深入實施“一村一劇”活動項目,擴大文化惠民覆蓋面,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強烈的文化擔當,把文化建設作為爭創發展新優勢的關鍵之舉,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不斷塑造城市特質品格,打響“新中心大未來”城市品牌,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讓文化成為“一區五城”建設中最具辨識度的標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激發創新動力 浙江農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送上“大禮包”
- 如何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質中小企業?日前,在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2023年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服務對接會(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專場)成功舉辦。浙江省經信廳、浙江農行、浙大校友會共同聚力,開出了一劑“良方”。 此次對接會以“打造金融生態 賦能科技創新”為主題,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開展政府服務賦能、發展研究賦能、技術創新賦能、農行惠企賦能、融資發展賦能、上市培育賦能等現場活動,對浙大系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靶向生態賦能,進一步激發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促進浙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