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黨員干部先鋒作用 凝聚黨建聯建發展合力
台州黃岩南城街道:黨建引領全域發展

南城藥山楊梅主題文化園一角。南城街道供圖
開展“清廉文化”宣講,“武裝”青年干部。南城街道供圖
南城街道吉岙村荷花田風景。南城街道供圖
2023年12月8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公布新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台州市黃岩區兩家企業入選。自此,黃岩區南城街道2023年申報成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
2023年以來,尤其是深入學習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南城街道立足塑料日用品制造業、模具產業等本地傳統優勢產業,通過建強組織隊伍,發揮黨建引領,積極做好企業服務、引導企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傳統產業畝均效益躍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
黨建引領,筑牢發展根基
每月15日,是南城街道各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日子。
“街道紀委和組織辦開展聯合抽查。對無故不參加學習的黨員,由街道組織統一補學。”南城街道組織委員介紹,“近兩個月,我們陸續完成所有15個村的抽查,黨員參會率均在80%以上。不放鬆每個黨員的思想教育學習,是南城街道強化黨建引領,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的抓手之一。”
當下,主題教育開展如火如荼,南城街道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通過聚焦“學”,領導帶頭學、黨校集中學、網上推文學、上門誦讀學等形式,確保流動、老弱等群體黨員學習全覆蓋。
近期,位於方山下三期地塊的方山下工業上樓區塊項目正有序推進。
“該項目東至內環路、南接九澄大道、西臨印山路、北到規劃路,區塊內有規上工業企業7家,規下企業及加工戶41家,還有各類餐飲、汽車修理廠等經營主體。區塊位置優越,經營主體發達,是南城街道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南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工業上樓”是黃岩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產城融合、推進都市工業的重要抓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城街道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提前科學謀劃,合理系統布局,積極探索可實操、可復制、可推廣的工業上樓“垂直工廠”新模式,讓產業發展突破土地瓶頸,加快構建宜居宜業宜產宜商的經濟社會新形態,助力黃岩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以來,南城街道通過主題教育聚焦深入一線解決難題。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深入調研工業上樓、土嶼片區南段水系連通整治等熱點難點問題,制定破解具體舉措。梳理匯總8項實干擔當亮點項目,集中展示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
剛過去的採摘季,蔡家洋村2000畝的貢橘園迎來周邊市民打卡、體驗採摘游。該村依托貢橘園資源,建設農文旅融合式採摘地,打造“小橘燈”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推動產業發展,帶動附近村民增收。
在共同富裕的趕考路上,南城結合產業、資源特色,通過村企協作、農旅融合、片區共建等解碼共富模式,打造多種類型的共富工坊。2023年新建工坊3家,合計8家,吸納就業人數105人。
同時,南城街道繼續發揮“兩代表一委員”聯系共富工坊制度,引導發揮他們資源、專業優勢,實現服務工坊規范科學運作和自身履職能力提升的“雙贏”。
組織堅實,凝聚發展合力
2023年10月12日下午,位於南城街道山前小微園區的浙江某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們各司其職,有序開展印刷工作,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該公司於2019年入駐南城街道山前小微園區,是一家專業生產模內貼標簽、無紡布、保溫袋的公司,目前擁有員工近200名,其中大部分來自安徽、河南等地。因為飲食習慣問題,這些員工常常選擇點外賣或者外出下館子。“工資待遇、福利等方面都挺好的。伙食方面,我建議加點麻辣口味的。”工人周驕來自重慶,在小微園工作已經3年多了,飲食還是有點不習慣。
南城街道山前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勝榮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很快便幫企業解決了這一難題。
“村干部經常會來公司走訪了解,為我們排憂解難,比如幫助我們解決招工難問題,員工生活方面的問題,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園區優質的服務,讓我們企業發展有了更大的動力和幫助。”該公司總經理王陽說。
為了給園區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山前村黨委還牽頭成立了黨支部。該支部圍繞“微網格、微服務、微治理”組建了“三微”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服務”,為入園企業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
山前小微工業園的繁榮,是南城街道以黨建引領帶動片區發展的成功案例之一。
南城街道通過黨建聯建,打破地域、時空、領域等壁壘,實現組織功能互促共進,帶動全域振興。
土嶼黨建聯建強勢推進總投資4000多萬元的土嶼山文化公園,提升顏值、文化底蘊﹔南榮黨建聯建議事廳完成方案設計,挖掘橘花、梅花圖形特色,結合象棋文化精神,展示橘中秘、梅花譜,實現橘梅同興、共富共美,助力方山下未來社區、蔡家洋未來鄉村建設,通過區級特色工作驗收﹔強基黨建聯建精耕農旅融合,形成藥山楊梅、吉岙荷花“文化、旅游+”,繪就“詩和遠方”,打造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同時,南城街道以“紅動永寧”共享計劃為著力點,結合黨群服務中心提標提質提效工作,搭建服務微矩陣,打造“一村一品牌”。如義新村統籌規劃功能分區,建設“一心一義”黨建品牌﹔結合換屆“回頭看”工作,平穩推進12個村優秀年輕后備人才選拔推薦工作,共計37名,其中大專學歷及以上、35周歲以下比例均達到66.7%﹔全面消除3年以上未發展黨員黨組織,完成區級黨員發展考核指標數26個﹔籌建“街道+村級”模式黨校,為黨員干部理論培訓、現場教學加油充電﹔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穩步推進現代社區等工作。
隊伍有力,積蓄發展動能
“群眾利益想在前,大事小事議在前,紅色根脈守在前,我們山前村有著‘三化三前’的治村秘訣……”近期,在南城街道工作委員會黨校成立后舉辦的首次微課堂上,張勝榮以“鄉村講師”的身份,為首批37名村級優秀年輕干部學員開展業務培訓。
作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省擔當作為好支書、興村(治社)名師,張勝榮從山前村的實踐經驗出發,與學員們深入交流、暢談心得,分享治村經驗。不僅如此,微課堂還以豐富的教學模式,組織學員走出課堂,來到山前村教學基地開展現場教學。通過將理論基礎學習與實際案例教學相融合,進一步增強大家做好基層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工作方法和思路。
“‘家門口’的黨校非常好,讓我們少跑路了,效果還更好。”民建村優秀年輕干部林航參加培訓后感慨地說,回去后他會認真消化學習的內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
為增強黨員培訓的精准性、實效性,黃岩區堅持“建管用”並重,依托同濟·黃岩鄉村振興學院和黃岩區村干部培育中心,組建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庫,吸收專家學者、黨校教師、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人物和“土專家”“田秀才”入庫,通過師資共享,努力提高基層黨校辦學質量。在課程設置方面,圍繞黨的建設、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農技推廣等內容,針對性開發專題課程,因材施教,讓黨員教育培訓按需“點單”,精准“上菜”。
“黨校的初心使命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我們將不斷延伸課程的內容、形式,將課堂搬到紅色基地、重點工程現場,努力把教學的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強村富民的有效舉措,真正使街道黨校變成黨員干部家門口的‘充電站’。”南城街道組織委員表示。
南城街道堅持以隊伍建設為關鍵,聚智賦能,實現服務能級的提升。積極探索街村兩級年輕干部全鏈式培養模式,通過實施紅心鑄魂、練心賦能、暖心提勁三大行動,全面激發干事熱情,尤其注重年輕干部培養,通過“明德守法、完善自我”等專項活動,實現在三力強基賦能未來城鄉建設、“三個一”行動等重點項目提升擔當、作出示范。
同時,南城街道注重人才引育提升。繼續發揮“一站一平台”工作站的作用,完成大學生招引300人、人才碼申領300人、高技能人才130個。大力實施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申報3個,為歷年來新高﹔申報區級“三新人才”3個,並建設以橘之名、以花為媒,開門會客、用廳會才的貢橘園“人才會客廳”,打造人才工作、生活的“芳香之地”。
注重機關廉潔,提升“免疫力”。南城街道進一步鞏固市級清廉文化進機關示范點的創建成果,結合“雙建爭先”,以“五心領航·先鋒南城”品牌建設為抓手,圍繞“六廉環”工作機制,持續性地開展清廉活動,先后參加台州市“雙建爭先”范式案例征集、“清廉村居書記說”推介等活動,實現“以廉為媒”塑品牌、“以廉潤心”建機制、“以廉育文”正風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