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雲和:開展雪梨產業黨建聯建 助力百姓共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麗水市雲和縣元和街道梨庄村的“‘梨’不開你”共富工坊裡,梨農們正趕著將老雪梨分揀包裝,銷往全國各地。“工坊裡設施齊全,最方便的就是這個寄遞物流點,快遞企業直接進村為雪梨定制包裝,通過雪梨快遞專線,兩三天內就能把雪梨送上消費者的餐桌。”梨庄村村民藍小建說。
採摘雪梨。雲和縣委宣傳部供圖
雲和雪梨是浙江省三大傳統名梨之一,已有570年的栽培歷史。近年來,雲和縣立足雪梨產業優勢,聚焦生產技術落后、銷售渠道狹窄、村集體經濟薄弱等難題精准發力,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原則,在元和街道和安溪鄉開展“雪梨產業黨建聯建”,創設“‘梨’不開你”共富工坊,推動雪梨產業鏈式發展。2024年以來,累計帶動11個村1800多戶農戶實現增收。
為進一步發揮共富工坊輻射帶動作用,雲和縣牽頭成立“基層黨支部+雲和師傅+農戶”發展聯合體,引導黨員種植大戶、“雲和師傅”等入駐工坊,通過“雪梨共富學堂”、導師團上門指導、師傅熱線等方式開展“一帶一”“一帶多”產業幫扶,手把手傳授雪梨種植、梨園管理和深加工等技術60余次。“工坊還採用土地、資金、種苗入股和效益分紅等形式,與‘雲和師傅’建立雙向合作,推動工坊穩固發展。”雲和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此基礎上,雲和縣創新“梨星”評比賽制,通過共享農技指導員反饋、數智梨園智能監測等方式,對農戶基地規模、社會貢獻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並上牌授星,推動雪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和標准化生產,增強雲和雪梨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雲和縣與某公司啟動“黨建聯建促共富”項目,入駐“浙好淘”商店,借助“互聯網+”“電商+”等營銷模式拓寬雲和雪梨銷售渠道,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截至目前,共幫助200余名低收入梨農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余元。
“過去村裡大家都是各種各的,經常碰到大單子接不了的情況,自從有雪梨工坊為我們送技術、找‘隊友’、拓銷路,大伙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種雪梨的信心也更足了。”藍小建說。(王茜茜、廖振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