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氣象+”賦能生態旅游發展

麗水蓮都探索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鐘根清、呂維翔
2024年12月28日09:26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日前,由麗水市蓮都區氣象局制定的《螢火虫觀賞指數評價規范》正式發布。據介紹,該標准的制定填補了國內螢火虫觀賞條件評估方面的空白,是以“氣象+”賦能生態旅游發展、促進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具體實踐成果。

當前,氣象景觀旅游迅速發展,成為旅游業中的新興領域。由於良好的氣候生態條件和獨特的濕地環境,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大量原生態螢火虫形成夢幻般觀賞效果,形成了網紅打卡效應,成為蓮都旅游的金名片。

《螢火虫觀賞指數評價規范》基於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附近氣象站點多年觀測資料,分析氣象要素與螢火虫活動的相關性,綜合考慮螢火虫觀賞期群落規模變化、人體舒適度、環境光線、降水等因素對觀賞適宜度的影響,建立了觀賞指數算法,並規定了觀賞指數發布的等級標准,為開展螢火虫景觀相關氣象服務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參考,有效指導公眾開展觀賞活動,達到更好的旅游出行體驗。

2023年,經中國氣象局批復,麗水市成為全國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市之一。在試點生態氣候價值核算中,蓮都對2014—2023年逐年氣候生態產品價值進行定量化、空間明晰化評估,分析氣候能源及氣候調節價值,全面掌握氣候生態資源時空分布和潛力。相關核算數據顯示:當地氣候調節價值從2014年209.95億元增長到2023年322.48億元。

用好萬千氣象,賦能旅游發展。蓮都區氣象局充分挖掘氣候資源優勢,對全區生態旅游氣候資源進行分析,在古堰畫鄉建設負氧離子監測點,開展生態旅游氣象指數預報,挖掘鄉鎮特色氣候資源景觀,為地方旅游發展和項目招引提供數據支撐。

蓮都區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挖掘氣象資源的旅游價值,探索“氣象+旅游”“氣象+生態”融合發展路徑,推動氣象景觀、氣象科普、氣象觀測體驗等融入旅游產品體系,提升氣候生態品牌附加值,賦能更多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氣象旅游項目,讓氣象資源實現價值轉化、發揮最大效益。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