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海灣畔,師生接力守護烈士墓57年

清明臨近,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大嶼山革命烈士墓,迎來了祭掃隊伍。“70多年前,就在離這裡不遠的海島上,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斗。長眠在此的四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強蛟鎮中心學校薛岙校區教師顧斌正為孩子們講述烈士們的英勇事跡。
這也是這名青年教師接過守護烈士墓“接力棒”的首講。
時光回溯到1968年,當地漁民懷著對烈士們深深的崇敬與感激之情,將在強蛟群島犧牲的石清友、孫范章以及兩位無名烈士的遺骨,合葬於寧海灣畔的大嶼山。
時任強蛟鎮中心學校校長的王成恕,與漁民們商議后,決定立起一塊紀念碑,讓烈士們的事跡得以流傳后世。
烈士墓建立后,王成恕便帶領著師生們,承擔起守護烈士墓的神聖使命。50多年來,從未間斷。如今88歲高齡的他,依然擔任校外輔導員,每年堅持帶領學生掃墓、宣講烈士故事。
在過去的50多個清明節裡,王成恕風雨無阻,在這裡講述英雄的故事。2025年破例缺席,是因為他生病剛做完手術,身體極為虛弱,無法像往常一樣來到現場。接過“接力棒”的是老校長的學生顧斌。
2025年,是強蛟鎮中心學校師生接力守護、祭掃烈士墓的第57個年頭。每年清明前夕,宣講英雄故事,祭奠犧牲在這片土地上的革命先烈,早已成為學校獨特而珍貴的傳統,激勵著漁鄉的莘莘學子茁壯成長。
“20多年前,老校長帶領我們祭掃烈士墓,講述英雄故事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他的諄諄教誨,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裡,讓我真切地領悟到了教育的力量與價值。”顧斌感慨地說,“如今,接過了老校長手中的‘接力棒’,我深知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使命。我們年輕教師一定會堅定不移地守護下去,讓烈士精神永遠傳承。”
大嶼山,這座寧海灣畔原本平平無奇的小山坡,因為烈士墓的存在而熠熠生輝。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流轉,學校的校址歷經變遷,師生們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接力守護烈士墓的傳統,早已在師生的心底烙下深深印記,成為前行路上的精神燈塔,不斷激勵著大家砥礪前行。
如今,在強蛟半島,烈士的故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每逢重要節日,村民們總會拖兒帶女,自發來到烈士墓前祭掃,表達對烈士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