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星空之城”

“紹興制造”競逐空中賽道

林佳萍、何丹
2025年03月28日08:52 | 來源:紹興日報
小字號

近日,紹興市某航空產業龍頭企業旗下子公司順利完成了對德國一家知名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公司的收購,進一步拓展豐富低空場景。

垂直起降飛行器,既可以用於載人,也可以用於載物,常被用於短途載客飛行、空中飛行游覽、醫療轉運以及貨物運輸等。“在不久的將來,‘打飛的’將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補充,會像‘打的’一樣便捷。”企業總裁董事長陳濱對此充滿信心。

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航空航天產業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科技改變日常生活,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當下,紹興正搶灘布局這一新藍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星空之城”。

在航空領域,紹興市已集聚鏈上企業超過100家,涵蓋碳纖維、鋰電池、飛控系統、智能裝備、無人機整機、通航運營、機場保障等多個領域,形成低空經濟一體化產業鏈。在航天領域,紹興市已逐漸形成以衛星通信、火箭實驗、航天裝備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2024年,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產值121億元,銷售126億元,增速均達20%以上。

搶佔新賽道,貴在早謀快動。早在2017年,紹興市就出台《紹興市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關於加快紹興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明確通航產業發展規劃思路,提出要構建通用航空全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培育通用航空市場,提升空管保障能力,加快建成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2025年初,紹興市又在浙江省率先出台《紹興市低空新基建規劃》《紹興市低空航路航線規劃》《紹興市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規劃》,力爭到2030年,全市低空新基建投資規模達138億元,開辟低空航路125條,全力布局“空中賽道”。

發展要躍升,項目是支撐。全市上下積極行動,推動項目招引、建設跑出加速度。

3月27日上午,總投資20.5億元的紹興市越城區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不僅創下全國低空經濟領域公開招標項目的最高紀錄,也是全國首個以“全域低空新基建”命名的總承包項目,是低空經濟從“試點探索”邁向“全域落地”的關鍵一步。

對於太空的探索,紹興也積極布局。總投資20億元的中科宇航液體運載火箭制造項目是落戶紹興市柯橋區的首個火箭項目,也是紹興市2025年省“千項萬億”工程新建項目之一。眼下,項目樁基施工作業熱火朝天。“預計4月上旬可完成樁基施工,年底前車間結頂。”柯橋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待成熟運行后,可實現年產12發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並構建起“產、學、研、政、金”協同的全產業鏈集群。

“今年,紹興市航空航天領域計劃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1個,總投資43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61%和33%。”紹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政策與項目投資雙重驅動,引領紹興航空航天產業厚積薄發,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讓“紹興制造”更有底氣競逐新賽道。

由紹興諸暨市政府、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三方簽約共建的浣江實驗室,積極瞄准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賽道,推動高層次人才與實驗室引進孵化企業的密切聯動。2024年年底,由一家浣江實驗室孵化企業自主研發的“浣江1號”智能遙感衛星,搭乘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的“浣江1號”,也是國內首次實現微納衛星之間空中組網的智能遙感衛星。目前,浣江實驗室已引進孵化科技型企業19家,聚焦產業發展核心難題,與企業開展技術合作項目42個。

“可以說,航空航天產業是紹興新舊動能轉換的縮影,它重塑了這座城市的產業基因,讓‘紹興制造’有了叩問蒼穹的底氣。”紹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