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想小鎮”看杭州余杭的創新密碼

在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有一塊核心區為3平方公裡的土地,被稱為“夢想小鎮”。自2015年建成以來,小鎮匯聚了優質企業1萬余家、創業項目3600多個,創業人才2.7萬名。
十年澆灌夢想之路,小鎮給廣大創業者們帶來了什麼?又為打造優秀的創新創業環境帶來哪些啟示?
夢想小鎮。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陽光雨露”,陪年輕創業者茁壯成長
誕生於互聯網創業浪潮中的夢想小鎮,保留了古朴風貌的歷史建筑,這些建筑成為了承載年輕人熱忱的搖籃。
針對大學生創業者“無資本、無經驗、無市場、無支撐”的痛點,小鎮引進了一批資本、孵化器、中介機構等力量,並通過資金與運營空間支持、水電能耗補貼、YOU+公寓等全方位配套措施來支撐夢想。這些要素,后來被形象地稱為“陽光雨露”。
專注靈活用工領域的青團社是最早入駐小鎮的項目之一,成立時隻有4個人,2024年納稅額已超7000萬元。創始人鄧建波回憶,“作為大學生創業,不懂得什麼叫投資,工商登記也覺得很復雜。但是夢想小鎮提供了我們需要的一切——免費的辦公場地、最高每人500元/月的住房補貼,租金遠低於市場價格的人才公寓,以及2萬元創新券,用於購買各種中介服務。”
隨著人工智能等新賽道崛起,小鎮政策持續升級,聚焦“未來感、國際化、創新力、年輕化”,吸引更多成熟項目落地。通過播撒“陽光雨露”,小鎮讓年輕人摸爬滾打的地方成了栽種夢想的花園。
小鎮“有核無邊”,余杭也是一座夢想之城
小小的地盤集聚了幾千個創新項目,夢想小鎮是“有核無邊”的。
以夢想小鎮為“點”,周邊區域為“面”,未來科技城構筑了一條完善的“孵化—加速—產業化”接力式的企業“遷徙圖”。夢想小鎮孵化出來的項目,能被推介到周邊科技園和存量空間去加速產業化,而騰出來的空間,則繼續孵化新項目,形成滾動開發的良性路徑。
遙望科技就是首家從夢想小鎮孵化“畢業”的企業。“畢業”后,公司首先在綠岸科技園進行產業化,成為夢想小鎮的第一個拓展區。而后,遙望科技又快速完成直播電商賽道的戰略轉型,深入布局“出海”戰略。公司聯席總裁汪文輝直言:“直播‘出海’是一項新興事物,這個過程中,余杭政府十分支持,給到了很具體的扶持政策,助力企業的產業發展和全球化布局。”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營商環境,圈粉無數青年才俊。截至目前,余杭區人才總量突破45萬人,在未來科技城,平均從業年齡僅32歲。
面對涌現的新興賽道,余杭不斷接受、包容、吸納、扶持。2024年,余杭連續舉辦三場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加快聚集,蓬勃發展。
在余杭,創新創業不局限於3平方公裡,不管是“樹苗”還是“大樹”,都能找到適宜成長的空間,同時,還有四大省實驗室、杭州超重力場等一大批“塔尖重器”在科研前沿克難攻堅。完善的創新矩陣下,余杭正加快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打造全球創新策源地、創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
夢想小鎮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未來可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招商部一天最多可以接觸到百來個項目。”未來科技城招商部相關負責人說,除了直接找上招商部的項目,小鎮內孵化器、投資人手上的項目都大幅增加,甚至還有通過媒體視頻評論區聯絡的某海外人才項目,其團隊正欲飛往杭州進一步接洽。
3月28日,夢想小鎮高質量發展大會在余杭區舉行,發布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專項支持舉措,聚焦培育新質生產力,涵蓋資金扶持、政策優惠、人才保障等多個方面,將通過精准的政策引導,助力更多優質的年輕創客在夢想小鎮扎根、創業,擦亮夢想小鎮的金字招牌,打造成全國特色小鎮發展標杆。
同時,2025天使夢想基金及余杭區AI生態產業基金也正式啟動,各方將攜手為夢想小鎮的創新項目提供充足的“血液”,加速科技成果在小鎮蓬勃發展。
通過創新驅動引領城市能級提升,正是余杭區從農業大縣成長為杭州城市新中心的法寶。這一法寶,還將繼續引領未來的能級躍遷。
2025年,余杭區繼續更迭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新推出的產業政策體系《余杭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中,提出深化實施梯度培育戰略,支持樓宇(總部)經濟發展、加大獨角獸企業支持力度、鼓勵支持創新創業等,加快形成龍頭引領、中堅強大、活力充沛的企業梯隊。
人才帶著夢想紛至沓來。除了護航創新火種,能讓廣大人才在杭州城市新中心安心發展,舒心生活同樣重要。余杭持續引入優質民生資源,在小鎮附近,已經集聚了杭州西站、天元公學等生活配套。新中心腹地,一條配備了音樂廳、大劇院、圖書館等重大地標的世界級城市中軸線也在火熱建設中。
新中心裡,蓬勃向上的美好未來伴隨夢想伸展,更多科創的種子將在這裡播種,生根發芽。(譚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