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樹人學院召開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果專家鑒定會
專家集體點贊 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獨“樹”一幟

人民網杭州4月24日電 (記者張麗瑋)今天上午,浙江樹人學院召開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果專家鑒定會,來自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9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對成果進行鑒定。
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出台,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浙江樹人學院基於對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研判,啟動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工作,在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開展系統探索。
浙江樹人學院錨定“培根鑄魂、能力提升、價值轉化”三大核心目標,歷經初步探索、系統改革、持續深化三個階段,創新構建思政理論課、實踐課、網絡課“三課聯動”體系,積極探索項目化、在地化、場景化、數智化“四化協同”實踐路徑,建立制度、組織、師資、經費、資源“五位一體”保障機制,優化主體、指標、流程、管理實踐教學考評方式,形成了契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為地方高校提供了具有示范價值和推廣意義的典型經驗。
專家組評議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例如,浙江樹人學院通過構建第一、第二、第三課堂協同發力的教學模式,有效打破理論與實踐壁壘:第一課堂整合地方文化、校友資源等開發特色案例庫,夯實理論教學基礎﹔第二課堂依托“四季樹人”品牌打造沉浸式實踐平台,通過“四色閃光”等主題活動推動知行轉化﹔第三課堂建設智慧思政雲平台,開發虛擬仿真實踐模塊,實現線上線下學習閉環。“三個課堂”協同聯動形成“理論—實踐—創新”遞進式育人鏈條,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
在評價體系方面,浙江樹人學院建立“教師主導+學生自評互評+實踐單位反饋”的多元評價機制,確保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管理維度,開發“智慧評價”平台,運用數智化實踐教學管理系統,自動採集學生實踐過程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生成個性化評價報告,為精准化、差異化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實現評價的智能化和科學化。
多年來,浙江樹人學院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工作成果斐然,推廣應用成效顯著:思政課教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獲中央、省部級領導批示20余項,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0余項﹔《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等5門思政課獲批省級一流課程﹔據浙江省教育評估院統計,該校畢業生創業率多年位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十﹔在“2025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該校位列民辦高校主榜第一……
專家組成員通過審閱申報材料、實地考察、師生訪談等方式,對成果進行了綜合評估。經專家組評議,一致認定該成果為民辦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思政實踐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方法創新、評價體系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對推動高校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