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智能建造試點工作連續兩年獲全國優秀
智能建造“台州模式”邁向全國示范

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智能建造試點城市2024年度工作情況的通報》。台州綜合表現優秀,予以通報表揚。台州智能建造試點工作連續兩年獲全國優秀,全國僅5個城市連續兩年獲評該榮譽。
自獲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以來,台州緊抓智能建造發展機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出成果、三年作示范”的工作目標,以試點項目為抓手,圍繞產業智能化、行業數字化、人才專業化等重點任務,持續推進數字技術同產業和行業深度融合,引領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具有台州特色的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智能建造“台州樣板”。
從機器人施工隊重塑傳統工地,到數字沙盤實現全流程監管,再到產教融合培育新型人才……台州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為智能建造領域繪就生動圖景。
鏈式聚能,優化產業新生態
走進台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展廳,一塊智能建造物聯沙盤展示設計、施工、運維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形成“場景供給—技術反哺”的生態閉環。工地輪廓清晰可見,建筑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建筑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智能升降機等設備正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著,模擬出真實建筑工地的繁忙景象。
近年來,台州將智能建造納入政府重點工作,通過政策引領,園區聚鏈成勢。目前全市入統智能建造園區1450畝,企業45家,展廳2個,研究院2個。試點以來,共改造建筑業企業17家,投入6.1億元。改造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9家,投入1.4億元,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5%,人工減少144人。新引進智能建造企業6家。
全市正圍繞建設周期短、帶動能力強、產業升級快、科技含量高的目標積極推進智能建造產業園建設。統籌全市相關智能建造產業基礎,協同推進建筑業、制造業、信息產業多輪驅動發力,打造智能建造數字化產業園建設。
目前,全市各地產業園正以各自定位遍地開花。台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黃岩江口)以“1+2+2+3”模式打造一個智能建造展廳、兩大商業體、兩類園區主體、三類產學研機構,以點帶面打造智能建造高地﹔台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台州灣新區)計劃打造智能建造智慧灣,輻射智能裝備、構建智造、數字展示、建筑產業鏈協同發展綜合服務等重點方面。
技術破壁,激活轉型新動能
天台玉湖村項目上採用“數字平台+BIM+機器人”的創新聯動體系,實現了台州首個機器人上樓作業、首個BIM+機器人作業規劃、首個無人機+整平機器人聯動的目標。
入選試點城市以來,台州累計培育試點項目107個、示范項目27個,不斷以技術創新構建智能建造產業新生態。
“過去年輕人不願下工地,如今機器人成了工地主力軍。”中岩數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彪的感慨,折射出台州以技術革新破解行業痛點的決心。
2024年,全市建筑工地智能施工升降機使用總數超592台,約佔施工升降機總數的60%,每台設備可替代兩名操作工人,降低30%的人力成本,且安全性大幅提升﹔台州本土企業新大陸生產智能鋼筋捆扎機,單個打結僅需0.7秒,效率是工人手工的2到3倍,目前市場佔有率穩居全球第二,國內第一﹔採用一台測量機器人可以直接減少一名測量人員,且測量效率比傳統人工測量要高30%—50%……台州正通過技術創新打造越來越多的智能建造新場景。
此外,加強地校深度合作,台州市政府與浙江工業大學共建“濱海軟土智能建造研究院”,採取“政府引導+高校主導+多元參與”模式,打造軟土智能建造領域人才、產業和科創高地。
與此同時,不斷總結創新應用場景,印發《台州市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第一批)》,收集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等六大類智能建造應用場景案例35個。
人才筑基,激活發展內生力
“用科技重塑吸引力,年輕人能在工地干出一番天地。”台州學院智能建造專業學生肖卓宇在江岸尚城項目實操智能設備后感慨。
台州的智能建造正以高端引智,聚行業領軍者。旗竑機器人、恆熙光電等民營企業通過台州市高層次人才“500精英”計劃持續引入高技能人才,有力提升技術攻關能力。
2024年12月,台州市建設局與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簽約共建產教融合共同體,重點推進智能建造領域的科研應用、平台共建及人才培養合作。
通過在各大高校筑基,育產業生力軍。台州學院、台州職業技術學院新招智能建造專業方向學生47人﹔台州智能建造新型產業工人培訓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培訓647名工人。
“台州將錨定示范,爭創智能建造全國新樣板,深入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台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管秉陽說,將進一步提升工地現場智能建造技術應用水平,打造國家級、省級智能建造示范項目﹔著力打造台州智能建造產業園,推動智能建造產業集聚發展,挖掘和培育一批智能建造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在智能建造試點項目舉辦智能建造現場觀摩會,全面普及智能建造知識,推廣智能建造技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