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虛擬電廠運營新規落地 首推全流程認証與動態評級機制

近日,《浙江省虛擬電廠運營管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正式印發,首次系統明確虛擬電廠從“注冊接入—能力認証—運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閉環管理要求,並依托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實現資源“可觀、可測、可調、可控”,推動虛擬電廠健康運營,助力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與國內已有虛擬電廠管理規范相比,浙江版運營細則有諸多創新亮點。在可調能力認証方面,提出“AI+虛擬電廠”的運營理念,運用人工智能模型,推出了“大數據+實測”可調能力曲線認証方法,形成虛擬電廠分時間尺度可調能力曲線,解決傳統認証能力虛高、時效不足的問題﹔在虛擬電廠運行管理和評價方面,建立了等級評定機制,推出虛擬電廠數字能力証書,激勵運營商提升服務質量和響應效率﹔在主體行為和保供責任方面,明確虛擬電廠參與各類市場的行為准則,不得以同一調節行為重復獲取市場收益,同時虛擬電廠需承擔確保電力供應安全穩定的底線義務。
虛擬電廠是具有鮮明新型電力系統特征的新型電力運行組織模式,可有效聚合分布式電源、可調節負荷、儲能等各類分散資源,協同參與電力系統優化和電力市場交易,有利於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確立的3個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之一,國網浙江電力先試先行,積極探索第三方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為虛擬電廠良性發展尋找穩定土壤。《2024年浙江省迎峰度夏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將充電樁、用戶側儲能、自備電廠等離散資源納入虛擬電廠1.0建設范圍。在用電緊張期間,供電公司組織靈活資源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在電力保供中發揮實效。
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虛擬電廠已聚合分布式電源、儲能、可調負荷及充電樁等資源,總接入規模達280萬千瓦。虛擬電廠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累計交易次數已達削峰45天、填谷23天,累計交易電量1355萬千瓦時,有效支撐電網供需平衡。
“在政策、技術與市場的協同發力下,浙江虛擬電廠正從‘試驗示范’邁向‘規模應用’,為全國電力系統低碳轉型貢獻創新實踐。”國網浙江電力營銷部副主任王輝東表示,該公司后續將推動《細則》全面落地,優化等級評定與激勵機制,力爭2025年迎峰度夏前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100萬千瓦。此外,該公司深化與第三方獨立主體合作,拓展虛擬電廠在綠電交易、碳市場等領域的應用場景,為電網安全與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蘆鵬飛、倪琳娜、俞佳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