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優化、產業聯動、功能互補
紹興繪就全市域發展軸“一張圖”

近日,紹興諸暨市率先完成“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編制,通過串聯智能視覺產業平台、楓橋文旅聯動帶等特色產業帶,推動產業集群升級與資源整合。紹興其他區、縣(市)的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也都完成了初步編制。
“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是以“千萬工程”牽引縮小“三大差距”的重要工作載體。其空間形態,一般為帶狀分布,以縣城為起點,向中心鎮、重點村以及組團片區延伸,覆蓋一定比例的區域和人口,通過空間優化、產業聯動、功能互補,推動縣域內產業集群、人口集中、服務集成、資源集聚,形成“節點—軸帶—網絡”梯次銜接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系。
2025年以來,紹興立足地域發展特色,全域統籌推進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全市已形成以“一心三帶十軸”為基本架構的全市域發展軸“一張圖”。其中,“一心”依托會稽山生態綠心,彰顯紹興生態底蘊和人文優勢﹔“三帶”串聯浙東運河、唐詩之路、古越文明三大主題廊帶,激活文化脈絡﹔“十軸”則立足各區、縣(市)特色,差異化打造10條發展主軸,推動產業、人口與資源高效集聚。
諸暨市編制完成了2條發展軸,分別為“G60智創城鄉融合發展軸”和“楓橋經驗文旅聯動發展軸”。其他區、縣(市)根據產業特色、資源稟賦,規劃了1至2條發展軸,如越城區規劃了“越韻山水、城鄉融合”1條發展軸,柯橋區規劃了“紡都舜源生態文旅發展軸”和“杭紹創新經濟融合發展軸”2條發展軸,上虞區規劃了“山呼海應、城鄉融合”1條發展軸等。
“打造發展軸,縣城是突破口。”紹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計劃,紹興將縱深推進“融杭聯甬接滬”戰略,抓好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振興黃酒、珍珠等歷史經典產業,強化縣城產業集聚與公共服務功能。同時,實施“強鎮擴權”行動,分類培育農業大鎮、工業重鎮等特色城鎮,支持柯橋南部山區、上虞虞南片區等鄉鎮組團發展,聯動建設共富工坊、共富市集等場景,全市域打造“和美越鄉”共富片區。
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各地也將著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方向,系統謀劃一批具有帶動性、示范性的重點項目,推動要素互聯互通與城鄉功能深度融合,通過發展軸建設,加快形成可復制、可展示的共同富裕實踐范例,為全省城鄉融合發展提供“紹興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