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織就智慧治水網
杭州余杭再奪“大禹鼎銀鼎”

近日,杭州市余杭區再次捧回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銀鼎”。據悉,“大禹鼎”是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獎。這也是余杭三次斬獲“銅鼎”后,第二次榮登“銀鼎”榜單,展現出治水工作的持續突破。
余杭緣何能接連奪鼎?在持續強化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源頭治污能力的基礎上,這座創新之城以科技“繡花針”編織出一幅智慧治水新圖景——無人機、機器人等齊上陣,不斷織密“天羅地網”,加碼守護水生態安全。
自2024年5月開始,在余杭閑林港多彩運動公園附近,不少市民總能見到無人機馳騁藍天的身影。“無人機每天會從自動機庫飛出,對周邊河道進行來回巡檢,並將捕捉到的一系列信息實時傳輸到后台。經算法處理、反演后,該區域河道水質情況在半小時內便能得到結果。”杭州市生態環境局余杭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技術已推廣至余杭19個重點斷面上下游日常巡檢,水質監測效率比人工巡檢提升約4倍。
在已建成42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基礎上,余杭還探索建設智能機器人水質自動監測站,讓其晝夜不息地守護河道,有效解決人工運維頻次多、成本高、監管難等問題,實現環境異常情況及時預警、快速處置。同時,余杭還在四嶺水庫、饅頭山水庫等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布設智能控藻機器人,開展全天候定點水質監測分析、藻類異常繁殖預警等,進一步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科技賦能之下,余杭正不斷織密智慧天網,全方位提升“五水共治”效能。
提升治水成效,加強源頭治理是重點。余杭持續加大“污水零直排”重大廠站、市政管網建設力度,不斷強化源頭治污能力﹔建立三級聯動入河排口整治工作組。2024年,余杭累計完成190個入河排口問題溯源整治。
此外,余杭不斷凝聚合力,營造全民參與治水的良好氛圍。2024年,該區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工作,各級河長累計巡河16580次,發現並處理問題10500余個。
2024年,余杭河湖水質持續改善,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區控以上斷面水質優Ⅲ類比例均達100%,跨行政區河流交接斷面考核結果為優。
接下來,余杭將繼續以數字賦能迭代智慧治水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再創治水新佳績,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麗畫卷成為生態文明之都新中心建設的生動注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有回音︱網友反映城市公園疏於維護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強監管
- 城市公園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還能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處,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園管理不到位,將會影響廣大居民的游園體驗。近日,浙江台州網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當地城市公園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 “五一”浙江文旅“關鍵詞”: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動的青石巷裡飄起漢服少女的衣袂,VR技術點亮的“侏羅紀”前排起蜿蜒長隊,山野帳篷營地閃爍的螢火映照著年輕旅人的笑臉……這個“五一”,浙江文旅市場以一場“人氣熱、消費旺、秩序穩”的全民奔赴,在“詩畫江南”的立體投影中寫下了3114萬人次的流動詩篇。 新“游”態蓬勃生長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新“游”態正以破竹之勢重塑行業格局。作為文旅創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堅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旅業態創新,積極打造“數旅、市集、非遺、文博”等“潮流型”消費場景,為來浙游客帶去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和情緒價值。…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