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2.0加快建設
紹興:AI賦能,讓城市治理變“智理”

在紹興工作的安徽小伙陳佑威,最近准備在紹興買房。他打開手機“浙裡辦”App的紹興城市頻道人才專區,數字人“小越”映入眼帘。在對話框內,他輸入“如何辦理公積金貸款”,僅幾秒后,“小越”便詳細列出了申請條件、所需材料、辦理流程及注意事項,還附帶了線上辦理入口,宛如面對面交流。
這是AI賦能政務服務的生動展現,也是紹興數字政府建設的一個成果。5月12日召開的紹興市加快推進數字政府2.0助力產城人文融合發展共富示范市建設部署會,對《紹興市數字政府2.0整體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進行了詳細解讀。
從概念上來講,數字政府是指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興互聯網技術,對治理過程所需的各種數據和信息,自動採集、整合、儲存、管理、交流和分析,提升政府行政決策效率和決策科學性的運作新模式。“圍繞紹興實際和前期數字政府建設基礎,數字政府2.0建設主要突出本地特色亮點,尤其是突出了政務+AI賦能,體現紹興‘城市大腦’建設成果和紹興大模型探索的先發優勢。”紹興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解釋道。
AI賦能帶來的顯著區別,就是實現了人工智能的服務導辦。如“浙裡辦”App的紹興城市頻道人才專區,梳理了全市404條人才政策、183項事項政策,並以數字人“小越”的形象實現語音互動式在線問答。“與傳統的‘關鍵詞’搜索不同,有了AI的助力,服務更智能,能夠實現多輪對話和上下文理解,與市民的互動更加自然、有效。”該負責人說,目前,智能導辦服務已經在“浙裡辦”App、微信和自助機三端上線,累計為群眾、企業提供服務超過4萬人次。
根據紹興數字政府2.0建設要求,接下來,人工智能還將從單一服務向多領域滲透。比如,在政務辦公場景,AI可輔助撰寫公文、提取政策要點﹔在公眾咨詢領域,除了公積金,社保、戶籍、稅務等高頻事項的知識庫也都陸續接入,市民可通過“浙裡辦”“越省心”等平台享受24小時智能問答服務﹔在城市管理層面,AI正試點參與交通調度、應急響應等復雜決策,通過分析實時數據提供優化建議。
當前,各地各部門正著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紹興市公安局正在打造應急救援“一鍵護航”平台,運用AI賦能,實現消防、急救等特種車輛與路口信號燈聯動,助力應急救援行動迅速、精准、高效開展,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創新打造“無廢大腦”固廢智能監管平台,其中“天眼清廢”模塊依托AI技術可監測識別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等五大類固廢的非法傾倒和堆放情況,實現非正規垃圾堆放點自主篩查、自動交辦、整改銷號的全鏈條閉環管控,大幅減少現場檢查人力,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越城區依托“無人機+AI”,推進“綜合飛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無人機機庫布局……
此外,數字政府2.0建設還突出了數據要素的價值化。具體來說,紹興將以浙江省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契機,聚焦低空經濟、具身機器人、紡織印染、現代農業等紹興新型和重點領域先行突破,開展“數據要素×”行動,即通過推動數據在多場景應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創造新產業新模式,培育發展新動能,從而實現對經濟發展倍增效應。如柯橋區在紡織印染等重點行業,開展可信數據空間和數據流通平台建設,實現數據驅動AI技術賦能紡織行業新質發展。
“可以說,加快數字政府2.0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需求與實踐價值,不僅可以增強政府系統行政效能,更能讓政務服務跑出‘智能加速度’。”紹興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按照“小切口、大場景”的基本思路,紹興將加強統籌謀劃,整體系統推進,聚焦重點突破,增強實戰實效。計劃到2025年年底,實現政務+AI場景多領域覆蓋,市域治理精准化取得積極成效﹔到2027年底,政府履職全面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政務服務線上線下一體深度融合,群眾對AI賦能政務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