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店主睡覺都在賺錢,新手設計師月出幾千款飾品
浙江移動“AI魔法”來了

當AI大模型與實體經濟碰撞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零售店店主睡著后都有AI“員工”幫她賺錢,飾品新手秒變設計大牛,設計到上圖從兩星期縮短到十五秒。
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大模型技術在浙江各地掀起了生產力升級的熱潮,各類場景化的應用正迅速在各行各業滲透普及,這也為中國移動在垂直行業服務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
AI“員工”上崗便利店,一天的薪水才3塊錢
“支付寶到賬5元”“微信收款48元”……凌晨一點多,邵艷梅的手機上零星顯示到賬信息。邵艷梅是金華市婺城區“婺小雲”便利店的負責人,自從雇了一個AI“員工”后,她笑稱自己現在實現了“睡后收入”自由。
邵艷梅的零售店開在一個次新樓盤邊上,這裡年輕人很多,夜貓子也不少,店裡到夜間生意一直還不錯,但營業時間一長人就支撐不住,晚上10點就要下班。招個員工上夜班,一個月四五千元的工資開支壓力很大。沒人看店,客人來了就沒法接待。
2024年11月,金華移動找了上來,要做AI值守無人小店試點。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邵艷梅跟移動一起打造了這家24小時營業的無人零售店。
晚上9點多,在附近公園打完球的王超跟幾個小伙伴來到了“婺小雲”便利店,熟練地在門口掃碼開門,拿幾瓶飲料,掃碼支付完畢就完成購物。“邊上幾家零售店都關門了,這裡離球場近,又24小時營業,很方便。”王超說,無人超市購物更自在,年輕人很喜歡。
住在附近的市民周先生一家,平時晚上散步完了,也順道到無人超市逛一逛。“平時做夜宵臨時買點醬油和調料,來這裡更方便。”他說AI無人店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一晚上收入兩三百元,最高的一天賣了2000多元,利潤還不錯。”邵艷梅算了一筆賬,這個AI“員工”一年的“薪水”1000多元,平均到一天大概3塊多,每天能提供利潤幾十元。“自從我們店的AI‘員工’上崗后,現在能夠24小時營業,增加了夜間營收。”邵艷梅笑稱,店裡AI“員工”比她能熬夜。每天她下班后,都打開雲值守模式,讓AI“員工”上崗,顧客掃碼進店,跟隨著語音提示完成付款。
“金華移動有盜損100%賠付的服務承諾,我很放心,不僅節省了人工看店的成本,營業時間更長了,營業額也得到了提升。”后續,邵艷梅還計劃復制該模式,拓展5至6家AI值守小店。
邵艷梅的AI“員工”,正是借助中國移動(浙江)創新研究院推出的“AI+人工協同”新模式。該模式引入其自研的視覺大模型技術,通過“雲端值守+智能門禁+自助收銀+AI視頻看店”四大系統,成功解決傳統便利店“人工貴、招工難、守店累”的三大痛點,真正實現店鋪自動化運營與智能管理。
AI雲值守后台一覽。受訪者供圖
“攝像頭對於小店內每位顧客的動作、狀態,都能做出智能分析與判斷,如顧客拿了什麼貨、退回了什麼貨、是否結算支付、結算貨物與貨架上取物是否一致等,同時,顧客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得到智能客服系統的隨時支持,還能自動轉接雲端值守的人工系統,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而且智能系統還能對當天零售情況進行匯總分析並提交智能報告。據統計,跟我們合作的無人小店通過‘雲值守’模式延長營業時間,門店日均增收400元。”中國移動(浙江)創新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
“雲值守”模式下,如果發生吸煙或偷漏付等特殊情況怎麼辦?
這些都逃不過視覺大模型的“眼睛”。以吸煙場景為例,算法會對店內監控視頻進行圖像抽幀,運用深度學習技術精准識別手上持煙、嘴上叼煙等吸煙典型特征,一旦發現異常,系統會立即向客服團隊推送預警信息,助力人工客服及時響應,確保異常情況能夠迅速得到處理。
邵艷梅和她的AI“員工”。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AI還為食品安全加了一道防線。通過浙江移動視覺大模型+視聯網能力,系統能對每家餐飲后廚每周進行超百萬次巡檢,自動識別並預警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例如工作人員未按規定著裝、后廚衛生不達標或出現鼠患等問題,從而大幅提升了監管效率和精准度。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推送成功陽光廚房業務商戶10萬余家。
AI技術在無人值守小店、陽光廚房等領域的深度應用,不僅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還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體驗。通過智能化監管和自動化運營,AI正在重塑傳統行業的運作模式,推動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耳釘設計從15天縮短成30秒,AI魔法讓飾品行業起飛
當傳統珠寶商還在為“新款不夠快、爆款不夠多”發愁時,浙江義烏一家飾品公司已經玩轉了AI黑科技——讓設計師秒變“靈感永動機”,10萬款首飾30秒找貨,連模特拍照都能AI一鍵換裝。
該飾品公司的營業額竟暴漲60%。浙江移動通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技術,為傳統飾品設計行業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這場從“靈感創意”到“量產交付”再到“精准銷售”的全鏈路革命,讓該公司飾品率先跑出“AI加速度”。
設計師正在使用AI設計飾品。受訪者供圖
“以前畫這個葫蘆項鏈要3天,現在AI十分鐘‘甩’我20個新款。”該飾品公司的設計師焦芳芳興奮地展示著AI神器:輸入關鍵詞“鎏金+葫蘆+國潮”,眨眼生成4款3D設計圖,還能智能調整戒圈弧度、寶石排列。曾經被老師傅吐槽“圖紙不規范”的職場新人,現在靠AI生成的工業級線稿,直接讓車間老師傅豎起大拇指。
“以往我們都是手繪圖紙做設計,繪制的過程比較花時間,一個設計師一天出不了幾張設計稿。而且有時候他們‘get’不到我的想法,現在我可以自己和AI對話,生成出最貼近自己想法的設計稿。”該飾品公司的老板沐昀介紹道。
焦芳芳正在使用的AI設計工具,是中國移動(浙江)創新研究院將AI能力深度應用於飾品設計行業的創新成果。通過輸入材質、風格等關鍵詞,搭載深度學習與參數化建模技術的AI算法,就能精准識別用戶輸入的金屬、亞克力等材質參數,解析極簡主義、巴洛克或賽博朋克等風格指令,在10分鐘內生成百套高精度設計稿,並自動優化細節適配生產需求。
據了解,由浙江移動提供的該方案以先進的擴散模型圖像生成技術為核心,深度結合客戶產品的獨特特點,對模型進行精細微調並搭建高效工作流。平台基於九天一體機滿血版DeepSeek的底座能力,通過持續對話不斷調整優化、重新生成更貼合需求的創意方案。憑借AI的強大賦能,設計師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生成多個創意方案,極大地拓展創意思維的邊界。
AI輔助設計,能夠有效節約設計師在手工繪制設計圖上花費的時間,實現流程創新,全面提升設計效率,降低設計成本,解決AI+飾品應用聚焦企業產品開發成本高的問題,同時提升設計質量,加速產品上市周期,從而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推動業務的持續增長。
除了在生產環節的有效賦能,AI應用也正在重構該飾品公司的銷售模式。
在該飾品公司2樓的展廳裡,寶石、鎏金、銀飾、珍珠……幾千款最新的首飾琳琅滿目。業務員小陳正用手機給迪拜客戶“發快遞”——不是包裹,而是一個裝著10萬款飾品的AI電子貨盤。
在過去,客戶想看新款首飾就要買張機票飛義烏。現在客戶在線自助選款,AI自動生成報價單,隨手一拍,30秒鎖定庫存。有海外客戶拿著三年前的老照片來找貨,AI用10秒就挖出了冷門款,直接拿下幾十萬元新訂單。沐昀笑稱這是“考古式賺錢”。
“長輩們會覺得AI是騙小孩的玩具,直到看見AI設計的老虎頭手鏈賣爆非洲……”作為“廠二代”的老板沐昀坦言,AI成了兩代人溝通的密碼——用60%的業績增長說服老廠長,用2周追平3年爆款數証明實力,現在連車間老師傅都追著問:“那個AI小助手能教我用不?”
從“人海戰術”到“人機共生”,義烏飾品商們正在上演現實版AI童話。當AI開始理解中國式審美,當生產線能聽懂“我想要星辰大海的感覺”,這場傳統產業的智能革命,才剛剛開始……
據悉,今年以來,浙江移動基於一體機私有化部署九天移動自研大模型、DeepSeek大模型等AI能力,已實現多場景深度賦能,覆蓋政務、金融、司法、代碼開發、數據安全等重點領域,實現40家標杆企事業單位接入,為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提供創新驅動力。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創新,其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從零售、餐飲到醫療、教育等更多領域,AI將持續賦能各行各業,助力構建更加高效、智能的社會生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