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樂清再奪“浙江制造天工鼎”

5月23日,2025年浙江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會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溫州樂清再次勇奪“浙江制造天工鼎”。
在這場堪稱全省制造業的“華山論劍”中,樂清何以蟬聯這一最高榮譽?
先看一張成績單:2024年,樂清實現工業總產值335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8%、增速持續領跑全省45個工業大縣。2025年一季度,全市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03.53億元,同比增長11.0%,實現良好開局。
這背后,凝聚的不僅僅是硬核實力,更是一座城市對制造業發展的持續聚焦與迭代的久久為功。
近日,在中國國際電力產業博覽會上,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一代重合閘智能斷路器,獲得國家電網等單位的青睞。該企業副總經理周慶介紹,自企業從傳統電氣行業向智能物聯轉型后,2024年產值達2.5億元。
新能源是當下發展最為迅速的產業之一。轉軌新能源賽道,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樂清傳統電氣企業的選擇。浙江索能電氣有限公司研發了智能塑殼斷路器,單價從原來的300元—1000元提升到2000元—3500元﹔安富新能源抓住了超充風口,其所建的超級充電站,充電效率實現“一秒一公裡”﹔芯象半導體項目研發具備存算一體功能、帶有神經網絡計算功能的商用高端存儲器芯片,推進電氣產品芯片本地化配套。
當先鋒、打頭陣、闖新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這是樂清扎實推進高質量制造業的決心和魄力。
“在制造業的‘擂台’上,產業集群就像一艘巨型航母,唯有集聚,才能釋放巨大能量。”樂清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樂清在做精做優傳統電氣產業優勢領域的基礎上,系統構建以電氣產業為核心,智能物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為支撐,模具、頭盔等為特色的“1+4+N”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樂清通信連接器產業成功入選工信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全年實現增加值增長17.2%、20.1%和23%。
今年,AI快速滲透到互聯網、金融、制造等核心產業領域,“嗅覺靈敏”的樂清早已布局,正以AI為支點撬動制造業全面升級。
焊接一根線束需要多久時間?浙江力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0.7秒。“線束內部結構錯綜復雜,過去全靠手工、人眼識別,效率太低。今年,我們引入超聲波線束端子焊機,大大提升了全流程監控的精度與效率。”力達電器工程部科長李瑩說,憑借其AI視覺識別技術,他們成功克服了焊接過程中難以實現100%監測的技術難題。
巧奪“天工”,創新為要。這幾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陳科明帶著研究團隊走進安德利集團有限公司,對多模態智能感知一鍵順控專家系統進行聯調測試。安德利集團對成套開關櫃方面智能化控制技術有較高需求,但之前一直未能找到匹配的科研團隊。
今年,樂清率全省之先啟動的科技成果“雙榜制”,深入掌握企業之“需”、院校之“有”。在技術經理人王慧的牽線下,陳科明團隊與安德利集團成功“牽手”。
以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樂清的“秘籍”遠不止此。樂清正加快構建“3+X”科創矩陣——以中國賽寶(東南)實驗室、西安交大雁蕩山電氣研究院、溫州大學樂清工業研究院為重點科創平台,聯動44個孵化基地、1200余個在孵項目,形成“實驗室—中試基地—產業園”的創新生態鏈。其中,中國賽寶(東南)實驗室開辟企業與實驗室資源對接通道,當天送檢當日出具檢測報告,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和科創平台提質增效﹔溫州大學樂清工業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低壓斷路器智能制造裝備及數字孿生車間集成系統”成果打破國外壟斷,近三年為企業新增銷售96.54億元,新增利潤7.28億元。2024年,實現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43.05%。
自聚焦天工鼎以來,樂清縱深推進“11365”助企服務系列行動,在全省率先開展工業企業“數據得地”機制,優先解決企業內生項目的用地訴求。此外,推動工業上樓、連片改造等,騰挪存量用地空間。近兩年累計拆除老舊工業區塊1850余畝,拆后重建近200萬平方米,一批“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鳳凰”紛至沓來。2024年,新開工供地項目53個、竣工45個,累計完成10億元以上制造業重大項目投資45.38億元。
奪鼎既是比拼,也是互學。未來,樂清將縱深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打造更多樣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