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衢州分行:儒風潤三衢 金穗惠四方

衢州是孔氏南宗家廟所在地,承載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2018年,“南孔聖地 衢州有禮”城市品牌的推出,讓“禮”和“文明”成為衢州市的鮮明標識。
農行衢州分行扎根這片文明沃土,積極響應城市發展主旋律,以黨建為引領,緊扣全國文明單位創建標准,在服務地方經濟、優化金融服務、踐行社會責任、打造家園文化等多個領域持續發力。2025年5月,農行衢州分行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這場文明創建“馬拉鬆”,正是該行服務地方經濟、踐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農行衢州分行大樓。農行衢州分行供圖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衢州山水資源得天獨厚,當地政府圍繞水資源做足大文章,推進一系列重點水庫和抽水蓄能項目建設。這些項目建設規模大、產業鏈條長、資金需求大。農行衢州分行主動靠前服務,積極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牽頭為衢江抽水蓄能、江山抽水蓄能、佛鄉水庫等重大水利項目提供金融支持超100億元,助力城市生態建設。
農行衢州分行金融支持當地抽水蓄能項目建設。農行衢州分行供圖
近年來,該行始終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2年以來,先后支持重要交通線路、重點基礎設施、“千萬工程”、城市有機更新等關鍵領域,發揮牽頭行、主力行的作用。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各項貸款余額827億元,較2021年末新增293億元,增幅達55%。開展創建工作以來,連續4年獲得衢州市政府綠色金融考評優秀,連續3年獲得衢州市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優秀單位稱號。
踐行金融為民 做優金融服務
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是農行衢州分行追求的目標,也是文明單位創建的重要落腳點。為提升廣大民眾金融獲得感,該行緊緊圍繞“速度+溫度”兩個關鍵維度發力。
一方面,該行加快數字化建設,通過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和推廣掌上銀行,實現“最多跑一次”和線上即辦即享,目前全行掌上銀行注冊用戶數達75萬戶,佔衢州市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
農行衢州分行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宣傳。農行衢州分行供圖
另一方面,該行持續優化線下金融服務體驗,開辟“農情暖域”志願服務專區,推進網點智能化和適老化改造,延伸服務半徑。自該行開展文明單位創建以來,已為行動不便老人、殘疾人提供上門金融服務超3000次。為守護好民眾“錢袋子”,該行積極開展各類反電詐活動,為超170人次挽回損失超800萬元,連續3年獲衢州市防范電信詐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履行社會責任 打造最“農”公益
農行衢州分行將“金融為民”理念深植文明創建實踐,以公益行動為筆,在衢州“一座最有禮的城市”建設畫卷上添注農行筆觸。
2023年3月12日,在由衢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創建辦主辦的“崇賢有禮 最美三衢”2023年學雷鋒志願服務項目展示交流活動中,該行作為唯一金融機構協辦單位,現場為1200余名志願者提供金融志願服務,將專業服務融入文明實踐。
農行衢州分行與外部機構聯合開展“同植青年共富林”活動。農行衢州分行供圖
這是農行衢州分行探索銀政公益協作的嘗試。近年來,該行加強與政府、社會公益團體的聯動,高頻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積極響應政府“慈善一日捐”等公益活動,累計為社會捐款超30萬元﹔攜手衢州市獻血辦,近3年來組織各類獻血活動20余次,獲評衢州市無償獻血愛心單位,單位員工也獲得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與團市委等單位連續3年開展“青年同植共富林”活動,在衢州綠水青山間種下500余棵樹,助力生態共富。
轄內各支行也紛紛行動,成立了“常山支行綠葉子”“江山支行小江郎”等公益隊伍。這些隊伍活躍在社區、農村、養老院、特殊學校等各個角落,傳遞愛心與溫暖。
通過多級參與、內外互動的模式,農行衢州分行打造出農行特色公益品牌,讓農行綠與志願紅在衢州大地交相輝映。
堅持以人為本 落實家園文化
作為一家企業,以人為本的關鍵在於讓員工在單位感受到家的溫暖。
“單位暑期托班省了我們很多的心,讓我們更有精力處理日常工作。”一名職工感慨。為解決職工子女“看護難”問題,農行衢州分行通過開設“愛心托班”,有效促進“大家”與“小家”的融合互動,讓員工們能夠安心工作。
近年來,該行積極打造“領航、逐夢、清風、百花、港灣、同心”三衢家園,通過持續升級硬件設施、提供多元文體活動,全方位提高全體員工對單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圍繞員工德智體全方位發展,該行常態化開展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成立27個興趣小組。圍繞解決員工“急難愁盼”,持續落實“五小”建設,常態化開展節日送祝福、生病送溫暖等“六必訪”活動。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滋養下,全行范圍內先后涌現出5名省、市勞動模范。
農行衢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繼續以一項項實打實的金融舉措、一樁樁見真章的實績,鞏固提升文明單位創建成果,奮力為幸福“加碼”,為文明助力,為衢州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建設貢獻農行力量。(沈農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