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蒼南:繪就人水和諧的共富長卷

2025年05月26日17:13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浙江蒼南縣通過系統性治水工程,讓水域空間完成了從單一防洪功能到多元價值體系的轉變。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新增濱水綠道68.2公裡,打造高品質水美鄉村、親水共富IP、城鄉親水節點33個,親水圈覆蓋率達90%以上,濱水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當地濱水經濟收入超500萬元。

一泓碧水映城郭 幸福河湖入畫來

傍晚時分,蒼南縣城新區中心湖波光粼粼,彩虹橋上游人駐足拍照,音樂噴泉隨著旋律躍動,湖畔的夜市攤位飄來陣陣香氣。這片佔地722畝的城市水域,如今已成為當地居民休閑娛樂的熱門去處。

作為蕭江塘河的核心區段,中心湖通過“建、納、治、謀、引”的總體思路,實施河湖開挖、駁岸建設、河道清淤、綠化景觀提升等八大工程,將原本單一的防洪水利設施升級為集防洪、生態、景觀、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河湖。漫步湖畔,濱河綠道串聯起音樂噴泉、空中步道、陽光草坪等景觀,形成一條閉環游覽路線。站在空中步道上,城市風光盡收眼底﹔行至清水河畔,潺潺流水聲縈繞耳畔。

中心湖公園。蒼南縣水利局供圖

中心湖公園。蒼南縣水利局供圖

涼亭、回廊、階梯處處成景,嘮嗑聲、民樂聲、歡笑聲聲聲交織。“以前來公園只能散散步,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市民林女士表示,“周末或者節假日帶著孩子過來,上午逛創意市集,下午游湖賞景,傍晚還能看音樂噴泉,經常不知不覺就待上一整天。”

中心湖公園創新採用“主理人+商業”運營模式——植入文創市集、體育賽事、美食餐飲、咖啡酒吧、水上運動等豐富業態,通過主理人的個性化運營形成獨特吸引力。據統計,中心湖周邊引入了水上運動中心、親子水上樂園、飛鳥集、壹樹壹屋、莫奈咖啡等10個休閑娛樂業態,成為城市亮麗打卡點,日均基礎客流量達3000人次,節假日峰值達1.2萬人次。

以水為媒,繪就人水和諧生態畫卷。通過系統治理,中心湖不僅成為防洪水利的重要節點,更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城市客廳”和展示生態文明的窗口。

水墨項東夜未央 繪就共富新圖景

當暮色浸染白牆黛瓦,蒼南錢庫鎮項東村的方金內河又是另一番景色。游船劃過如鏡的水面,驚起三兩白鷺,沿岸燈籠次第點亮,將水鄉的輪廓勾勒得愈發清晰。這個藏在浙南水網中的古村落,正續寫著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

依托“兩江一湖”景觀綠帶工程,村裡先后完成河道疏浚、生態護岸建設,重點打造了人工湖、噴泉等親水景觀,並改造600多米親水棧道,讓沉睡的古碼頭煥發新生,成為游船停泊點。同時,通過融合“狀元文化”與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設施,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人文休閑帶。

項東村。蒼南縣水利局供圖

項東村風光。蒼南縣水利局供圖

水生態的改善帶動了產業發展。項東村引入柴房別院、“夜光經濟”等運營主體,推出“醉美夜景”品牌,打造100多個夜市攤位。“乘船游覽不僅能欣賞水鄉夜景,還能體驗蠻話童謠、藍夾纈、龍舟制作、傳統紡織等,讓人身心愉悅。”游客董先生贊嘆道。目前,該村已先后獲評浙江省生態文化教育基地、AAA級旅游景區村、文化示范村等多項榮譽。

水韻激活了文化基因。狀元故裡的文脈在濱水書院延續,傳統非遺技藝通過游船展示重獲新生。每當夜幕降臨,900多米燈光景觀帶與夜市攤位交相輝映,日均吸引3000多名游客前來體驗,帶動200多戶農戶增收,年均總計增收超120萬元。

如今的項東村,晨起可聞搗衣聲聲,入夜可觀流光溢彩。生態治理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更喚醒了沉睡的文化記憶,讓千年水鄉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幸福河湖建設是永續發展的民生工程。”蒼南縣水利局局長羅明筍表示,下一步,將緊扣《蒼南縣全域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目標,重點推進三大行動:一是實施橫陽支江母親河提升工程,打造“一江兩岸”景觀長廊﹔二是建設11個鄉鎮27條河道的親水示范圈,形成“15分鐘親水生活圈”全覆蓋﹔三是培育水上運動、濱水露營等新業態,確保2026年前建成4個濱水旅游度假區。“我們要讓蒼南的每處水域都成為惠民富民的幸福載體,真正實現‘平水安瀾、潤澤蒼南’的美好願景。”羅明筍說。

從中心湖的都市風情到項東村的古韻新聲,蒼南正以水為筆,繪就人水和諧的共富長卷。(林嬋嬋、董其奔)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