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2024年完成121個設施農業項目建設
新增效益10.2億元,帶動農戶3.5萬戶

“農業產業進步離不開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寧波的紅美人柑橘就是時代催生出的新農業產業,給農戶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5月27日上午,2025年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聯盟大會暨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大會在寧波開幕。在主旨發言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喻景權為寧波的紅美人柑橘點贊。
會上,15項2025年現代設施農業重大引領性推廣技術對外發布,由寧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儲糧糧倉輻射制冷技術成功入選。
該技術主要通過人工粘貼、噴涂等方式,應用於糧倉圍護結構外表面,施工過程不影響糧倉正常使用,且無需調整建筑結構。應用后,糧倉可實現24小時自發降溫,在高溫和強日照環境下效果顯著,全程無額外能源消耗。
這一成果正是寧波以科技引領為導向、以主體培育為核心發展設施農業的生動縮影。
作為提高土地空間利用率、緩解農業用地矛盾、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寧波大力實施現代設施農業提升行動,積極推動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轉型。
2024年,《寧波市現代設施農業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正式實施,重點支持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設施、冷藏保鮮設施、農產品生產加工設施等發展。
數據顯示,寧波2024年累計完成121個設施農業項目建設,新增效益10.2億元,帶動農戶3.5萬戶。截至目前,全市設施栽培面積達54.02萬畝,畜牧設施規模化率超95%,工廠化水產養殖面積325.8萬平方米。
以位於奉化區西塢街道的寧波市戰略性蔬菜保供基地為例,這裡智慧設施農業清晰可感。該基地佔地593畝,蔬菜生產核心區域由18棟雙層保溫連棟薄膜大棚、2座玻璃溫室、285畝露天種植區共同構成。在種苗繁育中心的玻璃溫室裡,AGV智能運輸車可依照設定路線自動運輸苗床﹔在蔬菜大數據中心,智能系統集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應用於一體,能夠對蔬菜生產、供應、消費等信息進行分析,幫助設施農業生產者提高蔬菜生產效率和質量。
“寧波正推動物聯網、大數據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加速設施農業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寧波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級數字農業工廠61家、未來農場6家,多項創新成果獲國家級認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