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直播+線下兜底 溫州龍港共富工坊闖出助農新路徑

在溫州龍港,集“助農採集、共富展架、直播推薦”等功能於一體的永元·共富工坊,不僅讓本地優質農產品走出了田間、流向了市場、端上了龍港市民的餐桌,還實現了讓農戶真正受益。
今年以來,永元·共富工坊銷售成績亮眼,僅黑皮瓜、絲瓜等各類瓜果銷售量便已突破17噸。一家工坊何以撬動如此大的市場?
步入工坊現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滿目的“共富專櫃”和“助農專區”,各類瓜果令人目不暇接。永元·共富工坊負責人陳春潔介紹,當前夏季主打的是龍港本地產的黑皮瓜、綠豆瓜和西瓜,此外還陳列著來自馬站的西瓜、四季柚以及錢庫的番茄。
依托線下網絡優勢,工坊實現了農產品的高效集散。借助其8家門店覆蓋廣、會員量大的特點,早在小暑來臨前,永元·共富工坊便以“兜底式收購”方式,採購了黑皮瓜5197斤、綠豆瓜3330斤、絲瓜1688斤用於門店銷售。
然而,線下銷售存在區域局限性。為突破這一瓶頸,陳春潔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希望通過提升產品線上吸引力和曝光度,讓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產品選品全過程,徹底打通農產品從“地頭”到“餐桌”的最后一公裡。
這種模式給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農戶庄孔勇表示,過去他需要獨自將瓜果拉到市場批發,如今不僅放心地將自家10畝地的瓜果交給工坊統一銷售,還帶動附近農戶一起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形成了“一人帶一村”的集體銷售模式。談起工坊帶來的銷售助力,庄孔勇臉上洋溢著喜悅,“市裡推出的共富工坊幫我們把瓜果帶到工坊銷售,省去了很多奔波勞碌的力氣。”
線上線下的融合,釋放了巨大的消費潛能。通過網絡賦能,線下的共富工坊與線上直播碰撞出火花。今年,永元·共富工坊的一場番茄專場直播就吸引了3000余人線上觀看,直播當天現貨及預定單量達600斤。綜合來看,其直播銷售成果顯著,共實現銷售西瓜12噸、番茄10噸、四季柚10噸。
工坊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黨建引領下的多方協作。據悉,龍港市在共富工坊建設中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引導社區聯合黨委通過數據共享、實地摸排產品、推動企業合作共建,有效開辟了共富工坊的新賽道。
截至目前,龍港市累計建成各類共富工坊95個。其中,產業賦能式7個,電商直播式2個,定向招工式37個,來料加工式37個,農旅融合式6個,品牌帶動式6個。
龍港市委組織部部務會議成員、組織科科長薛成博表示,永元·共富工坊為全市探索了一種新模式。一方面,政府提供的資源支持,幫助工坊在源頭採購到價格更優的農特產品,降低了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有效解決了低收入農戶的銷路難題,保障了農戶收益,最終實現了雙贏。
下一步,龍港市將持續深化共富工坊助跑共同富裕基層實踐,擦亮政府助力共富的“金名片”,書寫龍港市共同富裕的美好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