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義烏·一字之變③

通道升級:從“物流線”到“物流網”

程欣
2025年07月21日09:15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的起步之年。人民網浙江頻道推出“義烏·一字之變”融媒體策劃,通過一個漢字的變化,小切口展現義烏在市場、改革、產業、消費、民生等方面的大變化。

近日,一列載有鋰電池電鑽、電鋸等消費型鋰電池貨品的“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啟程,駛向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這是長三角地區首次實現消費型鋰電池產品在同一集裝箱內混裝運輸。

6月17日,消費型鋰電池貨品與日用商品混裝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義烏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消費型鋰電池貨品與日用商品混裝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義烏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一轉變,源於一次座談會上商戶的一句“吐槽”。“消費型鋰電產品走鐵路運輸,簡直比造電池還難!”一位在浙江義烏深耕五金工具行業多年的企業主感慨道。以往,按照鐵路相關運輸規定,消費型鋰電產品只能整車發運,不能混裝,這讓許多進出口企業望而卻步。

企業主“吐槽”僅兩周后,義烏市市場發展委員會、鐵路、海關、陸港集團、“義新歐”班列運營方等聯合成立了“鋰電池混裝攻關組”,按照運輸條件檢查相關檢測報告,核對鋰電池型號,並指導客戶裝箱……

靠吃“改革飯”、走“開放路”發展壯大的義烏,其開放基因深植於制度創新的土壤。在一次次先行先試中,義烏的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這是新到的一批葵花籽油,日期新鮮!”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盟德西班牙商品中心市場經理孔志堅指著剛到的一批西班牙食品介紹道。自2008年投身西班牙的進口貿易以來,孔志堅對物流變遷感觸尤深。

“那時候我們的紅酒主要走海運,需耗時45至60天,時間久不說,一路顛簸還容易損壞。”孔志堅回憶道。為不影響紅酒的口感,“海運歸國”的紅酒需靜置一段時間才能售賣,前后算下來將近兩個月。

轉機出現在2015年2月。首趟義烏中歐班列從西班牙馬德裡出發,滿載歐洲原產商品返回義烏。得知這一消息的盟德率先訂下了16個標箱貨物。“我們是首趟義烏中歐班列的‘嘗鮮者’之一。”孔志堅表示,通過中歐班列回程,僅需20天便可上架銷售,企業資金周轉也加速了。

更令他欣喜的是,隨著班列運輸時效的持續提升,以往受制於運輸時間的短保質期商品也能“坐”上班列。“果汁、進口火腿等商品,也能從西班牙安穩抵達國內。”孔志堅說。

依托四通八達的物流樞紐網絡,除了紅酒,孔志堅還可以經營時效性較短的進口食品。人民網 程欣攝

依托四通八達的物流樞紐網絡,除了紅酒,孔志堅還可以經營時效性較短的進口食品。人民網 程欣攝

今年是義烏中歐班列開行的第11年,越來越多的商品通過中歐班列實現首次過境、首次出口、首次進口。截至目前,“義新歐”班列累計往返運行突破1.3萬列,開行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長三角第一。

近些年,義烏高質量織密物流樞紐網絡——向西,“義新歐”班列已開通26條運行線路,輻射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160多個城市﹔向東,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愈加成熟﹔通過向北直達俄羅斯、向南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等通道,輻射更廣闊區域……

義烏國際商貿城10公裡外的義烏綜合保稅區同樣繁忙。義烏凱昌綜保倉的貨架上,堆滿了剛從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運抵的集裝箱。來自韓國的美妝品和日用百貨完成檢驗后,將分發至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貨架上堆滿了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的進口貨品。人民網 程欣攝

貨架上堆滿了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的進口貨品。人民網 程欣攝

作為寧波舟山港的“第六港區”,義烏通過改革創新,實現了貨物“進蘇溪站即視同到了寧波舟山港”。企業可提前辦理放行、預配載等口岸手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模式,相較傳統流程可節省2至3天時間。

“2024年企業進口總值突破60億元,今年有望沖刺90億元!”義烏凱昌綜保倉經理畢煥榮坦言,增長的底氣離不開義烏不斷織密、日益強健的物流樞紐網絡。近年來,義烏持續拓展陸海新通道,著力構建“海陸空、鐵郵網、義新歐、義甬舟”多位一體、協同發展的綜合物流樞紐體系,一張“覆蓋海陸、聯通全球”的樞紐大網已然成型。

義烏“買全球、賣全球”的市場定位,在新形勢下對向外物流和保障制度有更高的要求,隻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貿易需求。2024年底,《義烏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為改革注入新動能。

開放的思維也根植在每個義烏商戶的基因裡,他們與義烏的發展與時俱進。早晨9點不到,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60號門大廳已熱鬧非凡——商戶們自發聚集,在顧客到來前抓緊學習外語,這已成為每日“晨練”。

為更好開拓海外市場,商戶們每日自發聚集學習外語。義烏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更好開拓海外市場,商戶們每日自發聚集學習外語。義烏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商戶傅江燕是授課老師眼中的“三好學生”,“除了日常學習口語,她每天還制作10多條外語視頻,分發到20多個海內外平台,練就了利用數字化工具拓展外貿的新本領。”

為了讓商戶們更加便利地使用多語種全球推薦商品,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特意打造了Chinagoods平台,幫助商戶拓展海外市場。

“12345,12345……”過去只要對著鏡頭對對口型,就能生成產品的外語介紹視頻。“現在平台升級,直接用數字人帶貨,3分鐘能搞定全網營銷!”提及該變化,傅江燕很是開心。像她一樣,義烏近3萬名商戶借助Chinagoods平台,用多語種視頻將產品推向世界。

如今,一頭連著210多萬家“中國制造”企業,一頭連著230個國家和地區需求的義烏,正加速布局“買賣全球”向“支付全球”轉變。

“非洲納米比亞客戶昨天付款,今早就到賬!”經營戶林小明回憶道,主營非洲、中東和南美市場的她,以前飽受匯款周期長、匯率波動大的困擾,資金周轉時常面臨不確定性。“義支付”的跨境收款功能,成了她穩固客戶、提升信任的“加速器”。

目前,“義支付”國際收款主流幣種達到26種,業務范圍覆蓋超170個國家和地區。

義烏市場四十多年間歷經五次遷址、十余次擴建、五代升級,始終朝著“開放”之路奔跑。從最初的“物流過道”,到如今成為連接世界的關鍵樞紐之一,這座曾經的小商品之城,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蝶變為全球資源配置的重要節點之一,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全球貿易新篇章。

系列報道:

義烏·一字之變②文旅消費:從“購物”到“購趣”

義烏·一字之變①市場升級:從“集市”到“極市”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