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率先給行政執法第三方服務“瘦身立規”
服務事項由472項壓減至63項

7月22日,寧波《關於規范行政執法領域行政機關委托第三方輔助服務的指導意見》及2025年輔助服務事項清單公布。新規將輔助服務事項由472項壓減至63項,實現“清單之外無委托”。
這項被司法部認為“創新探索”的做法,劍指行政執法輔助服務“過多過濫”的亂象,嚴防第三方以服務之名擾企,鼓勵以優質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近年來,在生態環境、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領域,行政機關借助第三方開展專業檢測、數據分析和風險評估,確保執法的科學性和公信力。
“但是,第三方服務也因邊界不清、權責不明、監管缺位等出現‘走樣’,干擾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寧波市司法局副局長施昌虯介紹,“新規通過嚴控項目、規范過程、監督協同,給行政執法輔助服務劃‘紅線’、立‘規矩’。”
干擾少了,服務實了。“經信、商務、應急管理等部門以往都會委托第三方開展安全領域輔助服務,如今合並成了一項。”寧波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魏紹坤告訴記者,第三方最近提供的安全檢測服務十分細致,幫企業排除了隱患。
自2023年12月寧波在慈溪開展試點以來,慈溪企業對行政執法輔助服務的滿意度從2023年的76.4%提升至目前的90.9%。
目前,這項制度已在寧波全市推行。寧波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規劃與法規處處長徐洲洲表示,該做法為企業減負的同時,規范了服務流程和標准,為減少監管爭議奠定了基礎。
寧波同步構建監管鏈條,行政機關全程監督第三方服務質量,並將企業評價納入考核指標體系。“新規促使我們第三方機構苦練內功,真正靠技術實力和服務質量來贏得市場。”浙江仁欣環科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冰說。
同時,寧波鼓勵第三方採用數字監測等信息化手段,讓企業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接受服務。據悉,新規63項事項中,無需入企事項27項,佔比42.86%。
“寧波這一在全國率先探索的做法,有助於從源頭上根治行政執法輔助服務‘過濫’和不規范的難題。”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曹鎏認為,寧波構建起全流程的程序要求,確保執法輔助活動的規范性,為開展第三方服務治理提供了制度范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