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寧海:撂荒地重現生機賦能鄉村旅游

孫吉晶、吳帥、曹維燕
2025年08月06日08:40 | 來源:中國寧波網
小字號

  盛夏時節,在寧波市寧海縣黃壇鎮弘楊村,50畝向日葵進入盛放期,碩大飽滿的花盤在陽光下泛著耀眼的金光,連片的金黃與遠山相映,構成一幅壯美的鄉村田園圖景。

  這片生機勃勃的花海,曾是村內長期閑置、效益低下的撂荒地。今年年初,弘楊村通過土地流轉種植向日葵,既保留了原有的鄉村肌理,又巧妙地塑造了層次豐富的田園景觀,“沉睡”的荒地得以重現生機。

  “路過花海,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村民章玲琳通過網絡直播,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家鄉的美景。“經常有網友詢問,表示要來實地打卡。”她說。

  無獨有偶。在胡陳鄉岙裡王村,一個“荒地喚醒計劃”讓40畝撂荒地披上綠裝。面對土壤退化的難題,今年初,岙裡王村村干部帶領村民對撂荒地實施土壤改良,引種優質鮮食玉米新品種,獲得豐收。玉米畝產量達1500公斤,畝均收入7000元。

  對重新開墾的撂荒地,寧海大多採用輪作方式,既確保土地全年高效利用,又實現四季有景可觀。弘楊村採取季節性套種模式,向日葵花期結束后,經濟價值高的金針花將接力綻放。桑洲鎮六合村對200余畝撂荒地進行系統治理,在坡度大於25度且土壤較貧瘠的地塊套種艾草、油菜。村民可從農產品銷售中獲得分紅收益,也可參與農事勞動獲取報酬。岙裡王村黨支部書記王如擁說,玉米採收后輪作臨安小香薯,全年算下來,一畝地收入超過2萬元,40畝撂荒地年產值有望達到80萬元,為村集體經濟注入強勁活力。

  開發撂荒地,不單單給村集體和村民帶來收入,同時也賦能鄉村旅游發展。弘楊村地處大山深處,村內閑置的老宅被改造成面館,充滿地方特色的番薯面、筍干面被端上餐桌﹔新近開業的野岫咖啡為游客提供了休閑新選擇。弘楊村村干部何鈺瑩說,打造向日葵花海景觀是該村推進未來鄉村建設的一次嘗試,后續還將規劃修建木棧道、觀景台等設施,並結合向日葵花期,策劃推出攝影大賽、親子研學等主題活動,不斷豐富游客體驗。

  在胡陳鄉,“一粒玉米”串起農文旅共富鏈,成為撬動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支點。該鄉推出“夏日玉米大作戰”親子活動,游客在體驗採摘樂趣的同時,帶動當地農產品直銷和鄉村旅游發展。該鄉還計劃開發即食玉米、玉米汁、糕點等衍生品,讓更多資源煥發新生,鋪就共同富裕新路徑。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