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集成32條支持政策推進產業發展

浙江省支持62個工業重鎮提能升級

夏丹、歐陽昆翔
2025年08月18日08:56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近日,浙江省經信廳發布《關於支持省級工業重鎮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縮小“三大差距”的通知》,綜合集成32條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省級工業重鎮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和提能升級。

2025年,浙江分兩批公布了105個省級中心鎮,並謀劃了農業大鎮、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等四條賽道。梳理中心鎮名單,工業重鎮達62個。由此,支持工業重鎮在推進工業化、促進產業集聚、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縮小“三大差距”中發揮支撐帶動作用,變得尤為重要。

“在調研工業重鎮短板弱項時,不少工業重鎮提到,雖然工業有一定體量,但產業層次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急需產業升級與價值鏈攀升。”浙江省經信廳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可以說,提升產業能級,是不少工業重鎮的當務之急。

為此,浙江省經信廳迅速研究制定針對性政策。指導工業重鎮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精准定位主導產業,並科學編制、適時迭代優化“一鎮一策”,如天台縣平橋鎮的濾布制造,文成縣黃坦鎮的裝備智造(汽摩配),平陽縣水頭鎮的寵物用品、皮革皮件,江山市賀村鎮的門業、高端裝備制造等。

浙江省經信廳整合系統資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工業重鎮量身定制“政策工具箱”。如在引導特色產業集聚發展方面,在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協同區和“新星”產業群遴選中,原則上應符合細分賽道對應的集群營收規模門檻條件,其中山區海島縣規模門檻可下調30%。這一點,亟待支撐的山區海島縣的工業重鎮頗有獲得感。像龍游縣湖鎮鎮,已計劃依托核心企業培育人形機器人產業,到2027年,初步構建形成“研發—制造—應用”一體推進、“生產—服務—運營”鏈式融合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集群,人形機器人產業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嵌入全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將大大提升我們的產業能級。”該鎮相關負責人說。

圍繞提升產業平台承載能級方面,浙江將“支持有條件的山區海島縣布局建設省級高新區”。另外,在省重點企業研究院、企業研究院建設中,依托企業位於山區海島縣的,可適當放寬上一年度營業收入、上一年度研究開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或上一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等基本條件。

在加強企業梯隊培育方面,浙江省支持山區海島縣圍繞主導產業,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同時,在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定、省制造業重點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遴選,還有申報“浙江制造精品”“優秀工業新產品”等,都將給予山區海島縣工業重鎮以傾斜。像2025年山區海島縣共入選省級優秀工業新產品38項,同比增長90%﹔而“浙江制造精品”中45項產品來自山區海島縣,佔推薦區縣的28.9%。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省級工業重鎮納入“一鎮一策”方案的重大工業項目共計78個。如青田縣溫溪鎮,正全力保障瑞浦年產12萬噸高端特種材料項目開工,推動全球特種鋼新材料、鎳基合金新材料等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打造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協同區省級樣板。

接下來,浙江省經信廳將以這批重大工業項目為重點,實施全流程跟蹤服務,動態掌握項目進度、項目推進中的問題,適時開展專項服務。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