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村字頭”文化品牌
湖州全市文化特派員帶動派駐地增收超4600萬元
2025年08月23日09:12 | 來源:湖州日報
“我們正推動工坊與時尚院校、品牌工作室深度聯姻,讓雙面繡、繅絲古法等傳統文化資源發揮更大價值。”近日,文化特派員徐萍分享了自己帶動派駐地增收的故事:在鄉村打造“綾絹+N”品牌,設計絲巾、手提包等文創產品,讓千年綾絹遠銷50余個國家,帶動營收超150萬元。
2024年以來,湖州全市77名文化特派員積極化身“文化品牌策劃員”,喚醒散落鄉野的文化資源,繪就“品牌興鄉、文化賦能”的生動圖景。截至目前,全市文化特派員累計策劃鄉村文化品牌85個,開展品牌主題活動800余場,帶動派駐地增收超4600萬元,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
品牌的提煉與定位是激活鄉村文化資源的基礎。全市文化特派員堅持以匠心挖掘鄉土“基因”,從鄉村的歷史肌理、民俗記憶、物產特質中尋找思路、提煉內核,推動每個品牌都扎根本土、獨具個性。在湖州市德清縣下渚湖,文化特派員林妍深挖“防風文化”根脈,不僅創作《防風傳說》系列繪本,更將烘豆茶、青魚干等農特產品包裝成“防風好物”,組建“防風舞”舞蹈團,讓沉睡千年的傳說變成可看、可品、可參與的文化品牌。
同時,湖州市文化特派員注重以創新激活品牌價值,通過產業鏈延伸、數字賦能傳播、場景創新,讓品牌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在湖州市長興縣八都岕,文化特派員馬衛平以“岕裡婚俗館”為核心,構建“婚俗體驗+喜宴承辦+文創銷售”產業生態,年吸引游客3萬人次,帶動村集體增收20萬元。
“鄉村文化資源的品牌化經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現實舉措,更是推動鄉村文化生態繁榮的重要力量。”湖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強化考核獎勵等措施,進一步發揮文化特派員作用,推動更多鄉村實現文化資源向發展資產轉化。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